上黨八音會在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六縣(市、區(qū))廣為流傳。八音會是民間組織的音樂班子,主要使用鼓、鑼、鈸、笙、簫、笛、管等八種樂器,故名八音會。
上黨八音會主要演出場地是古廟會、節(jié)日慶典、街頭舞臺坐場吹打、婚喪嫁娶演出等。八音會的吹打樂器主要為吹奏類的嗩吶、笙、口噙子、啞腔;拉彈類的高音呼胡、中音呼胡、老呼胡、板胡、二胡、揚琴、二弦等;打擊類的老鼓、同鼓、扁鼓、手板、鑼、梆子等。器樂套曲有《大十番》、《小十番》、《十樣景》等31首。
上黨八音會形成發(fā)展于元明之際,成熟興盛于明末清初。1949年后,晉城所轄境內(nèi)八音會組織較為普及,特別興盛!拔母铩睍r期,八音會演奏活動被禁絕,幾乎衰亡。1980年后,八音會又復(fù)蘇興旺了起來。近年來,上黨八音會曾應(yīng)文化部邀請進京在中南海和人民大會堂演出。上黨八音會還在山西省國際鑼鼓節(jié)和全國“群星獎”比賽中獲金獎。
目前,以民間組織為主的上黨八音會,藝人老化,傳承乏人,不少有藝術(shù)價值的東西正日漸流失,急需搶救、保護、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