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岱山島橋頭鎮(zhèn)上的上街與下街之間,有一座小石橋,橋下有一條小溪。站在橋上往北看,是新道頭鹽場,俗稱北浦;往南看是南浦村。雖然,現(xiàn)在這條小溪流不到南浦、北浦,在從前,這兒卻是一條浩蕩大浦,名喚“活龍浦”。
活龍浦兩頭入海,晝夜兩潮。人們都說這浦里住著一條神龍。有了神龍護佑,浦永遠那么寬那么深。漁船從這里揚帆出海,滿載而歸;商船從這里進出往來,生意興隆。
有一日,當(dāng)朝皇帝在京郊祭神,突然感到眼皮發(fā)跳,龍體不適,經(jīng)天象官觀天占卜,說是東南方有活龍相克。這還了得!皇上即傳旨在東南各省查處。不幾日,奏折抵京,說瀛洲蓬萊鄉(xiāng)有一條活龍浦,浦內(nèi)活龍一日兩潮(朝);实鄞笈偌奈浒俟僮h計鏟除活龍。其中一個叫胡惠財?shù)模轻飞饺,向來刁鉆毒辣,滿腹壞水。他見此良機,立時啟班奏道:“皇上,那活龍不過靠浦居住,若把浦填平,活龍也就無處藏身了,請皇上賜臣帶兵回鄉(xiāng)填浦!被实勐勓源笙玻捶馑麨椤爸窝矒岽蟪!
胡惠財?shù)搅酸飞剑?淫擄掠,強征民工,無惡不作。幾萬民工在刀劍威逼下,日夜開山填浦。一填填了半年,可是怎么也填不滿。不論多大的石頭,拋入浦里就被激流卷得無影無蹤。胡惠財一計落空又生一計,命兵士、民工到楓樹墩砍樹做木樁,乘平潮時把木樁打入浦口,再將石條沉入浦底?墒,一漲潮,洶涌的怒濤帶樁連根一起拔,隨著潮水卷入了大海。胡惠財?shù)挠嫴哂致淞丝铡?
胡惠財正急得走投無路,擔(dān)心無法回京交差,忽聽衙役來報,說一位風(fēng)水先生前來獻策。這個名叫程三慕的風(fēng)水先生,是岱山有名的惡訟師,他慕財、慕勢、慕色,對官府奉承拍馬,對百姓00。胡惠財一聽有人前來獻策,馬上令他客廳相見。程三慕見了胡惠財,就如此這般地獻出一套填浦計策來,胡惠財聽了拍案叫好。
兩人商量定當(dāng)后,一面派兵抓丁伐樹造船,一面挨家搜羅碗盞,打成碎片。不幾日,山上的大樹砍光了,百姓的碗盞打光了,造起七七四十九條大木船,船船裝滿碎碗片。趁著平潮時刻,把船駛進活龍浦,強迫船工把船底鑿穿,連船帶人沉入海底。就這樣,浩蕩的活龍浦被填成涓涓小溪了。人們?yōu)榱瞬煌铨埰智暗哪悄粦K景,把南浦、北浦、龍頭、龍眼等地名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而這條被填成了死水溝的小溪呢,老年人仍舊叫它“活龍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