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河號子又叫涇河船工號子,是船工在涇河上擺渡時所唱號子,主要流傳于陜西省涇陽、高陵一帶,是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涇河水流平穩(wěn),因而涇河號子較流暢悠揚;涇河號子歌詞很少,以涇陽當地方言的吆喝聲或呼號為主。
涇陽縣地處陜西關中平原中部,涇河下游。是中國國大地原點所在地,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稱。這里地勢平坦,土肥水美,歷史上就以“關內膏腴之最”著稱。涇陽因地處涇河以北,在古代以水北為陽,故名涇陽。涇河自王橋鎮(zhèn)謝家溝入涇陽縣境,張家山出谷,流經涇陽全境。涇陽因涇河而命名,也因涇河的孕育、滋潤而發(fā)展。
涇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而位于涇河下游的涇陽則在涇河流域最具重要的歷史貢獻。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開始用十年時間建成鄭國渠,引涇水灌溉關中平原,渠首就選在今天的涇陽縣王橋鄉(xiāng)船頭村也就是張家山西麓谷口。據《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后“溉澤鹵之地四萬余頃,收皆畝一鐘,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為秦始皇掃滅六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而后為劉邦戰(zhàn)勝項羽,建立西漢王朝,提供了給養(yǎng)保證。鄭國渠連同靈渠、都江堰,并稱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后來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民國的涇惠渠都是因襲鄭國渠的遺跡修建的。陜西關中地區(qū),也因這兩大水利工程而最早獲得“天府之國”的美稱。
號子是一種伴隨著勞動而歌唱的民間歌曲。先秦典藉《呂氏春秋》有一段記載說:“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后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彼^“勸力之歌”就是后來的勞動號子。一些協(xié)作性較強而勞動動作在節(jié)奏、速度上經常變化的集體勞動,需要步調一致、動作協(xié)調,如果沒有統(tǒng)一的指揮號令,動作就會參差不齊、力量分散,勞動就無法順利進行。勞動號子就是人們在這類勞動場合,為了統(tǒng)一節(jié)奏、協(xié)調動作、激發(fā)勞動熱情和緩解疲勞而唱的一種歌,民間歌曲中,勞動號子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說,勞動號子是民歌音調的最早的根源和基礎,是勞動人民偉大力量的一種藝術形式表現(xiàn)。
在涇河上渡船不但是一項重體力活,而且是群體性勞動。在擺渡時,為了集中力量,協(xié)調所有船工動作,于是便產生了勞作時的招呼和應答,這便是涇河號子。
可以說,自從有了涇河渡口就有了涇河號子,只不過,開始時只是簡單的吆喝、號令,慢慢的船工們?yōu)榱嗽黾觿趧又械膴蕵沸砸约芭c當地傳唱的一些民謠的融合,便有了一定的節(jié)奏性和曲調。目前留存下來的涇河號子曲目主要有《涇河船工號子》《涇河上下車號子》《調船號子》和《涇河行船號子》等。
《涇河船工號子》是船工們在裝卸貨物時,協(xié)調動作,掌握平衡時喊唱的,領唱者掌握方向和用力角度,伴唱者齊聲呼喝,以回應指揮者和統(tǒng)一用力節(jié)奏!稕芎哟ぬ栕印芬院唵蔚挠迷~和稍顯緊湊的曲調,將一種繁重的勞動娛樂化了,給船工們苦役般的生活增添了一縷暖色。伴隨著彌漫的燒酒、河風,這從勞動者扭曲的骨頭縫隙里掙扎出的吶喊,從船工們隆起的筋肉彈跳出的音符,將人生的況味酣暢淋漓的表現(xiàn)了出來,讓聽者聞之動容。
《涇河上下車號子》是船工們在裝卸馬拉車時的專用號子。因為馬拉車一般載重量大,所以裝卸難度大,上下車時,一般需要船工十人左右,左右兩側各四人,另外兩邊各有一人控制車輪,前面有一人駕轅。兩邊用力及角度等必須掌握好,不能有一點差錯,否則車子便會失去平衡,掉進水里,因此,上下車號子整體感覺比較緊湊。
人們在從事強度不同勞動的時候,其呼吸的速度、方式等都不一樣,上面兩個號子領唱因其有不同的指揮語言,所以聽者一聽就能明白意思。但是,仔細聽伴唱可以聽得出,前一首伴唱多以“喔”和“噢”為主,這些呼號一般是人抬舉東西時所發(fā)出的聲音,而后一個伴唱前半部分以“嗨哎”為主,這種呼號一般是人們身體前傾,猛然用力時發(fā)出的,半部分又以“噢噢”為主,應該是車子已經基本到住,調整所用。
隨著河水的漲落和水位的變化,船工們要不斷的變換碼頭,尋找泊船的最佳地點,泊船的碼頭水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而隨著水位的變化,合適的碼頭一般都在原碼頭的上游,也就是要逆流而上,特別費力氣,將船調往新碼頭時所唱的號子稱為《調船號子》!墩{船號子》領唱和伴唱都是以呼號為主,因音調的高低緩急變換來掌控力度統(tǒng)一步調。盡管是逆流而上,一般人可能會想當然的認為曲調和節(jié)奏應該是急促而沉重的,但富有經驗的涇河船工們在長期的與大自然搏斗的過程中,了解了涇河的性格,掌握了河流的規(guī)律,而順其自然,借著水的波動,而巧用氣力,其調性反而是舒緩的,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涇河行船號子》應該是在河水平緩,順流而下時所唱的。從領唱者極度輕松喜悅的一聲“噢走了呀喔呀喔價”的感嘆,不難看出眾船工們歡快的心情,這些血性漢子、浪中英雄,難得一次順風順水的旅程。因為勞動強度小了,安全系數高了,他們也就有了閑暇和心情來觀賞兩岸的景色和迷人的風光,于是號子中就多了輕松詼諧的成分,他們觸景生情,充分張揚了船工們熱愛生活和無拘無束的個性,反映了船工們對風調雨順生活的向往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