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是旬邑民間流行的吹奏樂器,它以高亢嘹亮,氣勢磅礴的特性,根植民間,久傳不衰。分布于旬邑南、北、中三大塬區(qū)的嗩吶吹奏樂班有24家以上,藝人近千人。由于藝人們在各自的塬區(qū)長期合作,切磋技藝,相互影響,形成了三種不同的嗩吶流派。旬邑嗩吶的優(yōu)勢在中塬,以周、呂兩派為代表。周派嗩吶不僅以曲目豐富而為人們稱贊,更以它在演奏風(fēng)格上的豐滿華麗、細膩迂回、富于韻味而聞名全縣。周派嗩吶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是第九代傳人周車。周車與外甥潘進喜于1957年參加陜西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以傳統(tǒng)曲目《雁落沙灘》榮獲演奏一等獎。中塬呂派嗩吶粗獷豪放,剛健有力,以“哨子硬”著稱。北塬嗩吶,因嗩吶筒桿系竹制,音色高亢明亮、淳厚樸實。代表人物萬忠院,以瀟灑、明快、流暢的演奏風(fēng)格和加花超吹的演奏技巧而獨具韻味。他們活躍在陜甘……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