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區(qū)群眾十分好客,親戚朋友上門,熱情接待。群眾認為:有親朋上門是自己的榮耀,也是有人緣的標志;如果親朋好友長久不上門,則是生活破落或離離寡合的表現。
客人來了,主人開門并揭起門簾迎接,讓客人先進,然后自己才進門。進門后,主婦就掃席子,鋪氈,讓客人上炕?腿瞬簧峡挥小傲⒖碗y待”的說法。上炕要脫鞋,俗話說,上炕不脫鞋,走了再別來?腿松峡缓,主人敬茶敬煙,問寒問暖,給客人敬東西時,主人用雙手遞送,畢恭畢敬,如用單手遞送,則視為不恭。如遇飯時,強邀客人吃飯,并另給客人做好餐,隨茶便飯也有對客人慢待之嫌。吃飯時要把盤子端到炕上,有時也放飯桌,盤子上的飯具都很清潔,不能把未洗過的碗碟和單根筷子放到盤子里。如果坐席,需讓年長者坐首席。長者先動筷才動筷。吃飯時,不能獨自先吃,雖然主人一再催請,但是還應該招呼全家人吃,至少要與陪同自己的主人一齊吃。如果同時數人吃飯,一般要等待他人吃飽后,方可放碗筷。尤其是主人陪客時,要等客人吃好后才放碗筷。吃飯時要看菜吃飯,同時要緊讓別人。俗話說:“吃飯不讓人,吃了肚子疼”。特別忌諱狼吞虎咽,不管青紅皂白把飯吃完,弄得主人十分難堪。有一則笑話:70年代一駐隊干部到某農家吃派飯,其家生活甚為困難,主婦好容易做了四小碗面條,這位駐隊干部一連吃了三碗,主婦的孩子愛得口噙涎水,手指頭填在嘴里,眼睛滴溜溜轉。后來,駐隊干部又把第四碗面條也倒進自己碗里,急得小孩“哇”的一聲哭起來了,主婦氣得把小孩拍了一巴掌,罵道:“0 ,又不是吃死食呀!”使駐隊干部十分尷尬。
作客時忌諱開門不進家,縮頭縮腦,東瞅西看,也不能邋里邋遢,衣帽不整,赤身露體等流里流氣行為。更忌默默孤坐,不和主人搭話,或者談話時陰陽怪氣,態(tài)度孤傲,更不要隨便問人傷心之事或隱秘之事,也不揭人之短,開玩笑也應有分寸,分開場合,不可冒冒失失,引起主人不快。作客時遇正月或主人孩子生日時,得給少許錢幣,以示祝賀。離開主人家時,且忌不辭而別,不辭而走,是“偷跑了”,此為大失體統之事。客人告辭時,主人將客人送出門外,直送到河畔上、坡坬下,并熱情邀約客人再來作客,也邀請客人的其他親屬也來作客,客人也彬彬有禮地回答,同時也邀請對方作客。
鄰近內蒙的草灘地區(qū)群眾,即使素不相識的人,也給以飯菜招待,甚至晚上一家人同宿一炕,也不避嫌。
舊時,家中有男客、小媳婦一般不和客人多接觸,或者只寒暄幾句,就躲在另一窯內。如果恣意嬉笑,被視為不雅。女人一般不拋頭露面、單獨出門。這種禮節(jié)財主富戶比較講究,窮苦人家比較隨便,F在這些束縛婦女的禮節(jié)不見了。
榆林地區(qū)群眾敦厚誠實,注重交往。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陽節(jié)、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互相饋贈禮品,互相拜訪,有來有往。親友鄰居有疾病和患難之事,必去探視和給予周濟,即使乞丐上門,仍以禮相待,給以施舍。朋友有難,喜竭力相助,不喜飄浮之言。
路遇熟人,必打招呼。騎驢時要下驢,騎自行車要下車。向長輩問話要帶稱謂,或稱老人家,或稱某老,彬彬有禮,且忌大名小號,即使不熟識之人,同齡愛叫“拜識”,對長者叫“干大”、“干媽”、“干爺”、“干娘”等,本地有“出門三輩小”的諺語,出門在外更要講究禮節(jié),不得粗野。
此地習俗,爺孫之間、弟嫂之間、姐夫小舅之間可以開玩笑。尤其是遠房爺孫、遠房姐夫、小舅子之間,玩笑開得更大,有時竟互相編排,巧罵對方,這視為正常,叔侄輩、姐姐和妹夫、兄長和弟媳之間不能開玩笑,否則會出丑的。
作揖叩頭是古老的禮節(jié),此地尚未絕跡。春節(jié)拜年時,互相作揖賀年,也有給自己祖父母、父母等親屬叩頭賀年請安的。喪事和祭祀中,作揖、叩頭仍是主要禮節(jié)、公祭時改用脫帽鞠躬禮。親友相見,握手已成習慣。但男女之間握手仍不多見。鄉(xiāng)下,男女之間如要握手,或驚詫不已,或竊竊私語,或招來非議,男女授受不親等封建幽靈仍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游蕩。
拈香結拜。幾個人義氣相投,因此仿效桃園三結義的古代故事,聚會一起,焚香燃紙,對天發(fā)誓,結為異姓兄弟,患難與共,生死相依,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互相相稱“拜識”,以年齡為序稱兄道弟,婚喪大事,互相往來。尤其是同村之人,不是親戚、本家者,更喜拈香結拜,認作干親。也有—些酒肉拜識,有酒有肉,即為兄弟,呼吆喝六,一醉方休;無酒無肉,即為路人,你東我西,互不相識。更有一些不義之徒,借拈香結拜之名,或謀其財產,或污其妻女,或投井下石,此類拜識,實為引狼入室。故俗語有:“拈香結拜哩,給老婆做害哩”,老實巴結的莊稼漢是不愿拈香結拜的。解放后,拈香結拜的漸少。
打平伙。陰雨天,或晚上閑暇之時,村民們聚會一起,談古論今,說東道西。有人提議打平伙。于是眾人異口同聲,大家一齊動手。你買酒,他找肉。一時無肉,或宰雞,或殺羊,馬上烹煮,不上一個時辰飯菜熟了,香味撲鼻,于是眾人一塊聚餐,大碗盛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談笑風生,樂在其中。吃飯飲酒時或猜拳行令,或唱山歌酒曲。飯后,或繼續(xù)談天說地,或玩耍湊趣。打平伙的費用或眾人均攤,或抓鬮拈大頭支付。打平伙既可交流思想,又能增進友誼,還能娛樂玩耍,悠哉樂哉。鄉(xiāng)情似酒,古樸醇厚。
打平伙是男人們的事情,女人們一般不參加。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