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縣境內(nèi)流傳的陜北說書,有悠久的歷史,它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曲藝形式。從事說書的人多是盲人,六十年代初有百余人,遍及全縣。建國前,盲藝人走門串戶,為群眾說平安書、祈福增壽。建國后,說書成了一種娛樂享受。
橫山說書形式簡單,活動方便,不受時間、地點和聽眾人數(shù)的限制,窮鄉(xiāng)僻壤都可到,家庭院落,田間地頭也可說。陜北說書原來只是一人表演,在右小腿綁三層竹板,左膝上綁一扇小銅鈸,右手背戴一串螞蚱子,配合三弘,彈說帶唱。70年代后,陜北說書有了新的發(fā)展,由單人說唱,變1——5人聯(lián)合說唱。樂器也增加了板胡、二胡、笛子、四頁瓦、小鑼、小鼓、小鈸。演唱生動活潑、豐富多彩。
在橫山說書藝人中,老曲藝家韓起祥最負(fù)盛名。他的徒弟張俊功,也是很受群眾歡迎的說書藝人。他的說書錄音帶,在陜北各縣流行頗廣。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