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份五獸是流行在城北街道六份村一帶的一種民間燈舞,它由“麒麟”、“白象”、“獨角獸”、“老虎”、“獅子”五種獸燈和兩組牌燈及打擊樂隊組成。一般在春節(jié)元宵及重大節(jié)慶活動期間舉行。
六份五獸的造型特別,個體形狀大,每一只獸燈身長180厘米——200厘米,而且每一只獸燈都需要兩個人來舞。表演的套路是由固定程式和即興發(fā)揮相結合,以走燈、蹦燈、轉燈、竄跳、索油索等套路進行。伴奏打擊樂曲牌以二喚、龍獅鑼鼓為主。
六份五獸約有100多年歷史,據(jù)老輩人講是在清朝末期從隔壁的長嶼傳入的,解放初期最紅火,文革期間基本絕跡。1999年重新興起,于2000元旦參加了在市體育館舉辦“溫嶺市新千年曙光節(jié)”演出;2002年全市馬年鬧元宵參加踩街活動獲一等獎;2004年參加街道文藝體團隊展示獲一等獎。
六份五獸集民間燈彩制作、民間舞蹈、民間打擊樂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娛樂健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