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人們生了小孩,要辦“洗九宴”,“洗九宴”意即孩子出生第九天,要進行一次從上到下的全身洗浴,又取其諧音“喜酒”之意,故名。“洗九宴”前,娘家要“送祝米”,這些都是沙洋傳統(tǒng)的老習俗!八妥C住币话阍凇跋淳拧边M行。日子確定后,嬰兒的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姨父,姨母等就要花一筆錢“送祝米”?吞自捠恰安慌驴帐譂h,只怕不來人”,“人到情到”!跋淳拧币(guī)矩較講究。外公、外婆等一行到來,鳴放鞭炮,用大嗩吶迎親。外公、舅父等男客請到客房,外婆、舅母等女客請到堂屋,上煙敬茶后,禮賓先生派人分發(fā)油條給滿堂客人,以示主人大方。吃飯時座位非常講究,長輩坐上席,晚輩坐下席。上席有大小之分,親的坐大首,疏的坐小首。吃飯開始,每人一碗酒糟兩根油條,接著是十大碗菜,糕卷魚肉之類,幾乎無所不有,特別豐盛,酌酒敬酒連續(xù)不斷。留宿的一般都是嫡親,第二天早餐,酒糟內(nèi)加三個雞蛋,以示重謝,但飯菜隨便些。
小孩過了滿月,小倆口則帶嬰兒和禮物去娘家走親這叫“出窩”,以示對“送祝米”的回謝。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