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民間的祝福大典,俗稱“請大菩薩”,亦稱“祚!保鹗加谠!按笃兴_”神祃紙上印有“南朝圣眾”四字,相傳“南朝”是指已淪亡的南宋王朝,“圣眾”就是為抗元殉國的忠烈。由于蒙古貴族對漢人統(tǒng)治十分嚴苛,漢族人民為懷念故國和獻身的忠烈,不得不采取隱喻的方法,創(chuàng)造了“南朝圣眾”神像,大家來進行愛國的紀念活動,公開的說法是一年一度請祚福之神,求神保佑來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家家戶戶吉祥如意。為了防止意外,所以選擇在臘月廿四至廿八夜半進行,這就是當初“請大菩薩”創(chuàng)意的由來。后來雖然漢人復(fù)國了,但已相沿成習,成為一年一度的祭祝大典。
紹興祝福具有祭祀對象特殊、普及面廣、有關(guān)故事流傳廣泛、傳承影響深遠等特征,是紹興風俗中的重要內(nèi)容。魯迅小說《祝!罚瑒(chuàng)造了祥林嫂這個典型的文學形象,經(jīng)電影《祝!、戲劇《祥林嫂》的傳揚,影響遍及全國以致海外,可以說“祝!币殉蔀榻B興風俗中的一張金名片。
紹興祝福這一民間習俗,對于民俗學、社會學、教育學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目前,紹興民間仍較好地傳承了“祝!边@一民俗,但由于種種原因,祝福正在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需要保護和宣傳,促進更好的傳承。
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