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故事又稱馬故事、車故事。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活動。血有震妖、祛邪之意。蒲城當?shù)孛耖g以血故事為載體,用樸素的正義理念,頌揚“除暴安良”,為民除害的“俠肝義膽”。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zāi)、祈福的美好愿望。
作為一種民俗,用血的故事來警示后人,昭示著“德之美”、“品之高”的真善美,祈求槽頭興旺、五谷豐登、五福臨門。雷長庚,清同治年間雷氏血故事傳人,曾與雷應(yīng)史創(chuàng)立了頗具規(guī)模的“姚公鎮(zhèn)西溝血故事社火會”。并立有會訓:“非正直人不傳,非本族人不傳!泵糠暾率、正月二十三和農(nóng)歷二月二,都舉辦血故事藝術(shù)表演,為村人“除穢氣,求平安,樹正氣,肅族風!痹谂e行血故事藝術(shù)表演前,須舉行祭神祭祖活動,由會長聚族人于廟前(廟中供奉牛王、馬王和藥王),焚香叩拜,以求槽頭興旺,吉祥平安。表演血故事的青年人,雖身上涂-色(血),表演出或躺于鍘刀之下、或刀砍脖破等造型,按村民說法,可以去穢免災(zāi)。祭神后,族人分長幼有序排列,由血故事社火會會長率眾套車、騎馬到村外先人墳塋進行春祭活動,然后鳴鑼鼓,列儀仗,開始繞村一周的血故事藝術(shù)表演。相襲四五百年來,西溝血故事社火會仍一絲不茍地恪守祖訓,至現(xiàn)任會長雷德運已是血故事社火會第十八代傳人。
特色
血故事以“血”字出頭,血的場面、血的裝扮、血的活體表現(xiàn),貫以民間傳說、歷史事件為內(nèi)容的真刀真槍的廝殺故事,歷來以“驚、險、奇”著稱。驚就驚在真刀、真槍,血染兵刃,使人震撼、怵目;險就險在活體造型,創(chuàng)傷逼真,鮮血淋漓,酷似真實;奇就奇在奧妙玄機,天衣無縫的現(xiàn)場效果。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