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紅曲制作與黃酒釀造技藝自唐宋以來承傳不息,屏南有著得天獨厚的制曲釀酒之優(yōu)質原材料高山稻米與泉水。以農家自制或小作坊生產形式存在,屏南紅曲制作與黃酒釀造注重選料,嚴格配比,控溫發(fā)酵科學,表現出較高的釀造水平,是祖國傳統(tǒng)釀造業(yè)的一朵奇葩,是屏南古代重要的民間技藝之一。
屏南所產紅曲色艷如丹,有庫曲、輕曲、色曲三類,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東南亞各國。屏南黃酒酒質醇厚,色澤清亮,口感清香綿長,其中惠澤龍陳釀品質上乘,系閩派干性有機黃酒。
屏南紅曲選用高山紅土田生長的早米(秈米),制成的紅曲,色紅顆粒整全;屏南東峰、上樓的白早米最好,其橫斷面稍呈藍色,所以又稱“藍骨米”,制成紅曲,品質最優(yōu)良。
工藝流程
屏南黃酒的品質主要得益于當地優(yōu)質的水源,選取晨間至午時的山澗泉水。不同區(qū)域水中礦物含量不同,黃酒品質差別較大。從曲母選育、制曲到釀造,工藝流程繁多,經過浸米、蒸煮、冷卻、入壇、發(fā)酵管理、壓榨、澄清、裝壇、溫酒、貯藏管理十個流程,最后按酒齡的長短程序分別出庫。
傳承保護
釀酒歷經數百年,生產技藝全靠師徒傳承或族內世代相傳,如今雖然工藝流程見諸著作,但真正的制曲釀酒絕技仍然需要言傳身教或長期的實踐摸索,特別是對釀造溫度、濕度的感覺,全憑經驗掌握。
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拓展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