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和尚舞是一種佛教法事中超度亡靈的舞蹈,主要由《錫杖花》、《穿九燭》、《鐃鈸花》三段小舞蹈組成,F(xiàn)流布于我縣璪都、羅灣山區(qū)一帶。該舞在靖安約有300年以上的歷史。香花和尚即生活在民間,不受寺廟清規(guī)約束,既有法名又有俗名的鄉(xiāng)野僧人!跺a杖花》,也叫《破地獄》,是根據(jù)“目連救母”傳說,用錫杖編出的一套打破“地獄門”的舞蹈動作!洞┚艩T》意為香花和尚引領(lǐng)亡靈闖過“鬼門關(guān)”,在陰間極樂世界遨游。表演時,每人持一樂器或供具,只舞不唱!剁t鈸花》由《穿九燭》中持廣鐃的人到主人家門外表演,由“楓樹落葉”等48個動作組成。技藝高、難度大。香花和尚舞一般由4-10人表演,在清亮、悠揚的伴奏音樂(嗩吶、笛子為主吹奏)中,藝人們時兒變換手中的樂器或供具,如廣鐃、刮子、碗鑼、鑼鼓、錫杖、香籠等以加強舞蹈表演氣氛。香花和尚舞歷史悠久、內(nèi)涵豐富、融宗教、民俗、雜技、音樂、舞蹈為一體,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歷史價值。根據(jù)我縣《鐃鈸花》加工整理的舞蹈,曾參加江西省廬山藝術(shù)博覽會演出。今年5月,《靖安香花和尚舞》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