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盤歌是布依族的傳統(tǒng)民歌,是用原生態(tài)布依語創(chuàng)作并傳唱的民間文學作品。布依族盤歌流傳于貴州省北盤江流域的布依村寨中,尤其以六盤水市盤縣羊場布依族白族苗族鄉(xiāng)境內的布依族盤歌最具代表性。
布依族盤歌伴隨著布依族的形成而萌發(fā),形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跨越于布依族形成以后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
布依族盤歌自古就流傳于北盤江流域的布依村寨中,傳承歷史久遠。由于布依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只能用歌聲來承載文明,用歌聲來傳承文化,而盤歌便是布依族記載歷史、表達情感、教育子女、評判社會、再現(xiàn)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
布依族盤歌的唱詞里記載:布依族很早就生活在南北盤江流域,春秋戰(zhàn)國時期,駱越人屬牂牁國的臣民,至今仍保存古駱越人的許多生活習俗和文化特征。
布依族的族稱,秦以前稱“濮越”,兩漢六朝稱“濮僚”,唐宋元代被稱為“蠻”、“番”,明清至民國末年被稱為“仲家”等。1953年,國家經(jīng)過民族識別,并根據(jù)本民族意愿,統(tǒng)一以“布依”作為族稱。
布依族盤歌主要有古歌、酒歌、情歌、祭祀歌、禮教歌等。內容涉及勞作、時政、儀式、愛情、生活環(huán)境、歷史傳說等諸多方面,分別在婚喪嫁娶、迎來送往、生產勞動、休閑娛樂、談情說愛等場合以各種曲調演唱。還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倫理道德、宗教等眾多領域,對布依人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情感傾向都有生動描述,是布依族人民記載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2008年6月7日,貴州省盤縣申報的“布依族盤歌”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