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東彝族奧索布迪作為一種獨特的民族服飾,它在歷史的長河中存在并延續(xù)著,形成了自己地區(qū)獨特的服飾文化。當(dāng)?shù)匾妥鍕D女仍在重要的場合佩戴奧索布迪,以此來維護自己民族的服飾傳統(tǒng)和服飾文化。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奧索布迪成為本地彝族女性中較高地位的象征。一頂帽子要使用大量的青布精心制作,并配以豐富的飾物,以顯示富有和高貴。
【產(chǎn)生年代】
彝族歷史悠久,淵遠(yuǎn)流長。彝族經(jīng)歷了漫長的母系氏族社會,然后才進入父系社會。當(dāng)?shù)匾妥迨朗来鱾髦@樣一個故事,母系社會時期女人比男人聰明,支格阿龍第一年送了一只公羊給一個女人養(yǎng),第二年時支格阿龍跑去問這個女人我的羊下仔沒有,這個女人馬上反問他,你能生孩子嗎?支格阿龍無言以對,他覺得女人實在太聰明了,就做了一頂奧索布迪給彝族女人,并用布纏上以削弱女人的智慧,使女人沒有男人聰明。這是從母系社會轉(zhuǎn)入父系社會時期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奧索布迪產(chǎn)生于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過渡時期。由于其造型的別致和其裝飾性受到彝族女性的普遍認(rèn)可。
會東彝族奧索布迪隨著歷史的演變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使彝族女性整體著裝看起來更高挑。后來由于在勞動中佩戴不便,漸漸只有地位高貴的婦女佩戴。因為只有高貴地位的女人可以不下地勞作,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奧索布迪成為本地彝族女性中較高地位的象征。一頂帽子要使用大量的青布精心制作,并配以豐富的飾物,以顯示富有和高貴。解放后,隨著彝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奧索布迪佩戴者范圍逐漸擴大,但由于佩戴使勞動受限及受到現(xiàn)代服飾的沖擊。平時只有少數(shù)中老年人佩戴,只有在重大節(jié)日、重大活動時,當(dāng)?shù)匾妥鍕D女盛裝時才佩戴奧索布迪,以顯莊重。
【分布區(qū)域】
會東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涼山彝族自治州最南端的一個山區(qū)農(nóng)業(yè)縣,地處東經(jīng)102°13′~103°3′15″,北緯26°12′14″~26°55′42″之間,幅員面積3227.55平方千米,縣境界線參差,多以山脈、河流劃定,狀如闊葉?h境東南面金沙江環(huán)繞,與云南省的巧家縣、東川市、祿勸縣隔江相望,西鄰會理,北接寧南。分布有彝、傈僳、布依、苗、壯、白、滿、傣、土家、蒙古、侗、羌、仫佬等17個少數(shù)民族。會東縣彝族奧索布迪主要分布在野租鄉(xiāng)、雪山鄉(xiāng)、魯南鄉(xiāng)、拉馬鄉(xiāng)、柏杉鄉(xiāng)。由于奧索布迪的佩戴只適合溫度較低的地區(qū),這些地方屬海拔較高的地區(qū),氣溫較低,所以是會東縣彝族奧索布迪服飾、佩戴、制作的主要集中地區(qū)。
【基本內(nèi)容】
一、結(jié)構(gòu)造型
會東縣彝族奧索布迪是彝族女性佩戴的一種特有的民族服飾。按其高度分為高帽和中帽。其高度一般在8寸到1尺之間,高帽高度約一般1尺左右,中帽高度約8寸左右。直徑視佩戴者的頭圍而定。里面用竹篾片編制成圓柱形作支撐,外面用黑布裝飾,手工制作成菱角分明的八個角,俗稱“八角帽”。與當(dāng)?shù)匾妥鍕D女的細(xì)褶高腰羊毛披氈、大擺百褶裙等搭配,極顯女性曲線美感,又具高貴典雅之氣質(zhì)。
二、制作過程
1、選竹
選擇無疤痕、生長期在兩年以上五年以下的青竹。
2、刨竹
請有經(jīng)驗的篾匠把竹子的青、黃竹篾分開;將二黃刨出后,用水浸泡7天以上,然后晾干。(這樣做能增加竹篾韌性,經(jīng)久耐用)。
3、編織
選定一個吉祥的日子,請本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來編織。編織時根據(jù)佩戴者的身高、頭圍決定奧索布迪的高度、大小。如:身高高的,帽子的高度就可底一點,身高矮的帽子就要稍高一些。在決定好帽子的大小后,老人用準(zhǔn)備好的竹條編織成圓筒形狀。
4、縫制
(1)通常用黑布縫制。先把八尺布從幅寬處裁剪成兩半。然后將兩片布條重疊,把三條邊用黑線上(留一條長的邊不縫)。
(2)兩人將布條拉開(未縫合的那條邊朝下)。然后定好中點對折,再分別對折。然后把折到一起的布在重疊的點上縫合。形成四個角。
(3)將四條邊的末端收到中心相連,然后整體的翻到背面,將每個角折疊成由兩個三角形組成的一個三角形。完全整理好后形成一個正方形。
(4)將四個三角形的中線及等腰的邊縫合。然后將正方形的對角線從角上收出部分皺折(長度和其他的邊一樣長)。
(5)將縫好的帽子套到竹筒上,將線縫縫在竹筒上。帽檐縫出皺折。
三、裝飾
通常根據(jù)佩戴者的家庭條件等來裝飾奧索布迪。多用類似銀制錢幣的物品來裝飾于奧索布迪的頂部。也有用瑪瑙等珠子類的飾物裝飾的,兩頭自奧索布迪的兩側(cè)垂下,長處的部分或墜于胸前或繞于頸上。由于高帽有高貴、莊重的氣質(zhì),因此沒有花紋裝飾,但隨著時代發(fā)展和現(xiàn)代審美意識的變化,現(xiàn)在有人(年輕人)配戴高帽時都在高帽上鑲金邊等和其他花紋裝飾。
【基本特征】
1、地域特色鮮明。會東彝族奧索布迪扎根于會東縣彝族集居區(qū),世代傳承,作為民族服飾文化藝術(shù),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
2、工藝技能高超。會東彝族奧索布迪里面出色的運用了傳統(tǒng)的竹編工藝和縫制技能,里面用竹蔑編制成圓柱形作支撐,外面用黑布裝飾,用獨特的手工制作成菱角分明的八個角,俗稱“八角帽”,體現(xiàn)出了高超的手工制作水平。
【基本價值】
1、研究價值。會東彝族奧索布迪服飾藝術(shù),作為一種獨特的民族服飾,自古演變至今,在當(dāng)?shù)匾妥鍕D女心目中的地位以不僅僅只是一種飾物,它是彝族婦女人生觀、價值觀、生產(chǎn)生活觀、審美觀的體現(xiàn)。這對于研究會東乃至涼山彝族歷史文化的發(fā)展演變、民族風(fēng)俗、彝族婦女在歷史長河中的地位、作用等具有相當(dāng)重要的參考價值。
2、收藏價值。從民族服飾美學(xué)的角度講,彝族奧索布迪已不僅單純是一件服飾,它具有獨特的造型,傳統(tǒng)特有的制作工藝,合乎現(xiàn)代服飾美學(xué)的搭配,以及豐富的民族文化內(nèi)涵。彝族奧索布迪以其鮮明的特色成為彝族服飾珍品,極具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