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斷頸龍舞是雪峰山區(qū)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民間龍舞藝術。雪峰斷頸龍舞形成于我國湘西雪峰山區(qū)的洪江市洗馬鄉(xiāng),流傳于雪峰山區(qū)的懷化市各縣市區(qū)、湘西自治州、黔東南地區(qū)和重慶秀山地區(qū)等50多個縣市區(qū)。
雪峰斷頸龍舞流傳于湖南雪峰山五溪地區(qū)。雪峰山區(qū)自古為漢、侗、苗、瑤、土家族多民族聚居地,多種宗教并存?zhèn)鞑,民族文化沉積深厚。雪峰斷頸龍舞就是五溪地區(qū)獨特的民間樂舞文化,它是中原文化與五溪文化撞擊融合的歷史活標本。2008年,雪峰斷頸龍舞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雪峰斷頸龍舞源于我國古代中原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傳說。傳說玉皇大帝派遣渭河龍王和涇河龍王分治兩河流域的雨水氣候,涇河龍王按旨降雨,管轄區(qū)域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民安居樂業(yè),唐太宗李世民重賞了涇河龍王。渭河龍王因妒生恨,派出一條玩世不恭的孽龍,潛入涇河,為非作歹,致使涇河流域時而久旱無雨,赤地千里,時而連降暴雨,兩岸決堤。涇河龍王發(fā)現(xiàn)后,與渭河孽龍展開殊死搏斗,一時間,涇河流域狂風大作,雷雨傾盆。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驚異,指派宰相魏征率兵進入涇河流域察看。渭河孽龍聞訊脫逃,涇河龍王奮力追殺,魏征未見渭河孽龍,但見涇河龍王狂奔怒吼,誤以為涇河龍王濫施淫威,一氣之下,命眾兵捉拿涇河龍王,斬下龍頭,并將龍身斬成13截,僅有龍皮相連。被蒙冤誤斬的涇河龍王死不瞑目,夜夜托夢于皇上,訴說不白之冤。唐太宗李世民寢食難安,親自深入涇、渭兩河流域,查訪究竟。皇上查明1,怒不可遏,下令千軍萬馬,斬除渭河孽龍,又痛心疾首,親率宰相1,登門告知黎民百姓,為涇河龍王平反昭雪。此事轟動涇河流域,傳遍中原大地,黎民百姓燒香祭龍,奉龍為神,流傳至今。
時至唐末五代,梁、唐、晉、漢、周逐鹿中原,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而以雪峰山為屏障的“五溪大地”,成為朝廷無暇顧及的邊陲,遠離戰(zhàn)爭,民眾安居樂業(yè),于是中原大地先民紛紛遷入五溪地區(qū),休養(yǎng)生息,繁衍至今。洪江市洗馬易姓村民,他們的祖先就是來自涇河流域。
遷入雪峰山區(qū)今洗馬鄉(xiāng)的易氏先民,模仿被誤斬的涇河龍王,用竹篾扎起龍頭、龍身,取名“斷頸龍”,家家接龍燈,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成為斷頸龍的最早傳人。他們把龍做成泥塑,鑲嵌在宗祠屋脊,讓龍至高無上,他們還專門修建了祭祀斷頸龍的風雨橋,取名“接龍亭”。
千百年來,雪峰斷頸龍歷經(jīng)了初始、成熟、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漫長歷史,成為流傳五溪大地獨特的民間樂舞文化,傳承至今。
雪峰斷頸龍舞作為五溪地區(qū)民間文化圈里的一個名詞,已發(fā)展成以“斷頸龍燈”為基本內容,將“故事燈”、“蚌殼燈”、“獅子燈”等相關燈會融為一爐的綜合性民間樂舞文化,已成為包容文學、音樂、舞蹈、說唱、戲劇乃至民族認同、宗教信仰等各種藝術成分和文化意義的固定詞語,標志著雪峰斷頸龍舞綜合藝術的確定。
雪峰斷頸龍由“萬歲牌”、“寶珠”、“龍頭”和13節(jié)斷開的“龍身”組成,其中“萬歲牌”象征皇上,代表皇上開路,尋訪百姓;“寶珠”象征宰相,代表1領隊,隨皇上看望百姓;“龍頭”和“龍身”是傳說被宰相魏征誤斬的涇河龍王,象征龍王現(xiàn)身,保國泰民安。
雪峰斷頸龍用竹子作原材料,先把竹子破成大小不同的竹篾,然后造型編織,固定形狀的材料,用細小竹篾或金屬細絲,然后固定在“丁”字形木柄上。用白色透明的棉紙把編織的竹篾籠子包裝成一個內空外美的整體,使斷頸龍的每個獨立的部分都是一個燈籠,把裱好棉紙的燈籠噴上“茶油”,干后明亮剔透。燈籠里的“燈”,是自己動手制作的蠟燭,把固體蠟加熱熔解,用竹針包上棉花,做成棉花棒,將棉花棒放入被熔解的液體蠟中,冷卻后成了蠟燭,將蠟燭插進固定的托底,點燃后便成了燈籠。
在雪峰山區(qū),斷頸龍燈會于正月初四“點燈”,燈會時間長達10天,是當?shù)匕傩者^大年的主要文化生活,直至正月十三結束。結束這天,他們焚燒龍衣,叫做“殘燈”,以表達對龍的哀悼。
“故事燈”主要以治水為主題,彰顯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力量,如“大禹治水”、“魏征斬孽龍”、“八仙過海”、“哪吒鬧!、“龍宮借寶”以及《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中的精彩故事,還有象征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的象、豬、牛、羊、馬、兔、鶴等燈,豐富多彩,栩栩如生。
“蚌殼燈”演繹打魚郎與蚌殼仙女歌舞相戀的動人故事,表達了蚌殼仙女對美麗人間的向往,鄉(xiāng)紳、媒婆以及法海和尚的摻和,詼諧妙趣,其樂無窮,嗩吶、笛子、胡琴以及鑼鼓點子節(jié)奏明快,賞心悅目。
“獅燈”呼嘯而出,翻滾跳躍,登臺望月,象征鎮(zhèn)妖驅邪,龍燈、故事燈、蚌燈各擺陣式,千姿百態(tài),五彩繽紛,鼓樂齊鳴,喜慶歡呼,松明煙火,沖天燃放,把斷頸龍燈會推向熱潮。
雪峰斷頸龍舞屬雪峰山區(qū)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民間龍舞藝術,它具有一定的民俗學、民族學價值以及民間藝術研討價值;它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2008年,雪峰斷頸龍舞被確定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