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銅雕工藝,發(fā)展于十九世紀后葉,是杭州地區(qū)世代相傳高超的民間手工技藝。自吳越國、南宋建都杭州,大量銅藝工匠遷入,在靠近西湖的皇城腳下,清河坊街周邊,形成了以打銅巷為中心的全國銅工藝品集散地,隨著歷史的變遷,青銅器技藝傳承到近代至當代,以清代的“朱府銅藝”以及至今的“朱炳仁銅雕”,并以青銅文化為基礎,發(fā)展成為杭州銅雕。
杭州銅雕,有著廣泛的藝術內容,它包括銅建筑藝術,銅雕塑藝術、銅書壁畫藝術、銅裝飾藝術、銅造型藝術、以及銅工藝品藝術。發(fā)展成為雕刻藝術的重要品種,現(xiàn)有銅塔、銅殿、銅橋、銅船、銅墻、以及銅書壁畫等藝術品,深受社會各界歡迎和贊譽。
杭州銅雕,由鍛銅、鑄銅、刻銅以及疊鑲銅組成,特征非常鮮明。
1.書藝結合,包括書畫、詩詞、文史,在銅板上作畫寫字。
2.彩畫相間,銅板彩畫,經(jīng)氧化腐蝕,成了彩色銅雕。
3.三色為本,不用噴涂上色,銅板上可以得到金、銀、銅三種自然本色。
4.裝飾永久,各種建筑上用銅藝術裝飾,不會腐蝕。
5.富貴象征,利用銅的自身價值,做成各種藝術品,讓人們收藏。這些特征是其他銅雕不及的,也是杭州銅雕的獨有特征。
杭州銅雕,具有較高的價值,它擁有獨特工藝,應用疊加、鑲合、交融等復合技藝,使作品達到最佳的藝術及實用效果,用這種工藝建造的彩色雷峰塔、靈隱銅殿、錢王祠銅殿、西湖龍鳳銅船、桂林銅塔、峨眉山金亭、銅殿等是杭州銅雕的代表作。有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收藏價值和實用價值,并給人們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它是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的珍貴藝術,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財富。
杭州銅雕作為中國的青銅文化傳承,還代表著中國銅藝的先進水平。難以為現(xiàn)代技術所替代,是一份極寶貴的歷史遺產。目前,除個別傳人外,幾乎無人對其進行技藝的研究和傳承,杭州銅雕后繼乏人,處于瀕危狀態(tài),對其進行保護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