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舞又叫滾燈舞。扎一燈籠或花籃,用一竹桿固定,下面放一木輪,表演者手推竹桿,一走動則燈籠或花籃旋轉(zhuǎn),伴著燈歌,配著鑼鼓、嗩吶或絲弦樂器伴奏,載歌載舞。燈舞流行于城關(guān)、廟灘、茨河等鄉(xiāng)鎮(zhèn)。2005年,縣代表隊表演的滾燈舞在襄樊市舞龍(獅)民間文藝展演中獲金獎。旱船。用竹桿扎骨架,外糊彩紙,下似船形,上似轎頂,一般由三人表演,船中坐一美女,船左外沿設(shè)一劃船工,船右設(shè)一老太婆,是滑稽角色,俗稱搖婆。表演者以唱為主,先劃后唱,邊劃邊唱,大多唱的是花鼓,用鑼鼓伴奏,唱詞內(nèi)容相當(dāng)豐富,多是恭賀慶祝等吉祥如意之詞。需用場地不大,到處適宜表演,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形式,在全縣各地均有展演。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