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為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首,其燒制技藝包括制胎技藝、配釉技藝、燒制技藝、開片技藝等。汝州素有“百里煤!敝Q,此地盛產高嶺土、瑪瑙、黏土等制瓷原料,為汝瓷燒制技藝的產生、發(fā)展、成熟和繁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汝瓷燒制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傳統汝瓷燒制技藝要求用瑪瑙入釉,釉色素靜典雅,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質如乳、聲如磬的典型特征,燒制難度極高,成品率低,精品極少,尤其得到北宋徽宗的賞識,成為專為宮廷燒制的御用瓷器。后金兵入侵中原,宋室南遷,致使御用汝瓷隱沒人間。南宋時有“近尤難得”之嘆,傳世品極少,其燒制技藝流傳至民間制瓷作坊,世代沿襲至今。
汝瓷燒制工藝技術性強,難度大,工序繁雜,采用一缽一器支釘托燒的疊燒技法,主要環(huán)節(jié)有選料、練泥、制坯、素燒、制釉、施釉、燒制等。汝州汝瓷的燒制要選季節(jié)、觀天氣,秋季為汝瓷燒制的最佳季節(jié)。
在燒制過程中,如何把握制釉的黏度和流動性,燒制熔融溫度及保溫漸冷的析晶過程,直接影響著汝瓷青瓷乳珠的形成和青瓷釉的成色,這一獨特的燒制技藝沒有具體的理化指標,全憑技師的悟性、眼觀和手感掌握等經驗,靠師徒在生產過程中口傳心授,世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