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雕藝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以磚為基本材料,雕以各種圖案,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山西磚雕的歷史悠久,早在金代便已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尤其清中期以后,富甲一方的晉商開始大規(guī)模地修建氣勢宏大的宅院,在磚雕裝飾方面不惜工本,極為講究。該時期的磚雕不僅工藝純熟、精到,構圖飽滿、繁復,題材廣泛、多樣,技師更是綜合運用了圓雕、浮雕、線刻、透雕等工藝手法,充分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民居對美的追求。
陵川書鼓磚雕散見于陵川縣全境的古式民居以及廟宇、道觀等建筑上,以潞城鎮(zhèn)較為集中,且保存完好。這些磚雕圖案多位于房屋挑檐下墀頭的上方。書鼓磚雕反映的人物和內(nèi)容多來源于當?shù)胤浅Ed盛的陵川鼓書的傳統(tǒng)書目,圖案以鼓書說唱中的主樂器扁鼓作為主形象,以其他的人物情節(jié)圖案作為輔形象,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含有各種吉祥寓意,表達各種美好愿望。
陵川書鼓磚雕用料考究、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工藝精湛、布局合理、構思精巧,以其特有的鬼斧神工般的雕塑嵌筑工藝,賦予建筑以靈動的美,同時也鮮明地折射出當?shù)孛癖妭鹘y(tǒng)的建筑觀念、風俗習慣、道德倫理、價值取向、審美情趣,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歷史和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