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里,十月一。孟姜女,送寒衣。走一里來哭一里,哭倒長城八百里!
這是流傳于洛南各地的有關寒衣節(jié)的民謠。洛南縣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農歷的十月初一,是流傳了數千年的寒衣節(jié)。此日,為民間一年中節(jié)日里最后一個鬼節(jié)。傳說這天是閻王爺給鬼魂放假的日子。此時正值立冬前后,天氣漸冷,閻王爺好心給死人放假,也讓活人給死人送寒衣。關于這個節(jié)日的由來,在洛南各地還有這樣一個傳說,說是秦始皇時,孟姜女的丈夫萬喜良被抓去修長城,一走之后泥牛入海,杳無音信。天冷了,孟姜女便做好過冬的衣裳,千里迢迢來到長城工地找丈夫。不料丈夫已經累死,而且被砌到城墻里。孟姜女聽說后便大聲哭起來,一直把長城哭倒了八百里,漏出了許多死人骨頭。孟姜女咬破手指滴血認骨,凡是萬喜良的骨頭,血液都可以滲入。她撿完骨頭包上,就回家去了。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就這樣,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從那以后就越傳越遠。
相傳從秦朝以來,洛南各地的人們,都覺得冬天來了,應該向孟姜女那樣,給已故的親人送寒衣。經過歷朝歷代的流傳,現在的洛南各地,一到十月一寒衣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都上墳給故去的親人燒紙衣、紙鞋、紙帽、紙錢,為的是讓死去的親人好好過冬。有些在外的游子,或者是離娘家太遠的女人,就在十字路上用草木灰圍一個圈兒,在里邊燒些寒衣和紙洋,以表示對故去親人的祭奠。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