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871年—989年),字圖南,自號扶搖子,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世稱陳摶老祖,他繼承了漢代以來的相術學,并把黃老思想、道教方術和儒家修養(yǎng)、佛教禪觀等匯歸一流,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是繼老子、莊子之后的道教至尊,也是一位哲學家、易學家、自然科學家、養(yǎng)生學家、相術大師和詩人。
陳摶在唐末、五代時期生于安徽亳州城南十二華里陳莊,在家鄉(xiāng)亳州度過了前半生。其時,老莊思想和學說盛行于亳州境內(nèi)渦水流域,陳摶深受感染和熏陶,一生撰寫了《指玄篇》八十一章,《三峰玉言》、《人倫風鑒》等十多本書,創(chuàng)繪易圖二十一種,作詩六百余首。他的學術思想對安徽、河南、陜西、湖北、四川、山東、河北等七個省的廣大地區(qū)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亳州民間,至今仍廣泛流傳著許多關于陳摶的傳說故事,如陳摶隱居得到的故事、陳摶觀相識人顯神通的故事等,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信息來源:安徽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