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是戰(zhàn)國時期雞澤人。公元前257年,秦圍趙國都城邯鄲。國家危難之際,毛遂自薦請纓,出使楚國。合縱未決時,毛遂按劍數(shù)語,氣吞云夢,“銅盤熱血驚蠻楚”,“一立談間定合縱”,從此,“三寸之舌,勝百萬雄師”成為千古美談。
兩千多年來,毛遂敢于自薦、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開拓、勇敢自信的自薦精神光耀神州。多少仁人志士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羞為毛遂囊中穎”,多少英雄豪杰為中華民族萬里鵬程“脫穎愿同于毛遂”?梢哉f,毛遂這種自薦精神是創(chuàng)新的動力、進步的源泉、發(fā)展的要求,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不可或缺的一種人格品質(zhì)。
千百年來,歷代文人名士對毛遂頌揚不絕于耳,對毛遂精神贊不絕口,在毛遂故里雞澤縣也留下了許多關(guān)于毛遂的動人故事和美麗傳說,F(xiàn)在,雞澤縣委、縣政府將這些故事與傳說,以及歷代歌頌毛遂的詩詞歌賦成書,是對毛遂傳說研究的一大貢獻,對于傳承弘揚毛遂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毛遂自薦》的故事包含了十個成語,被《現(xiàn)代漢語成語詞典》收錄。包括:毛遂自薦、錐處囊中、脫穎而出、挺身而出、兩言可決、歃血為盟、因人成事、碌碌無為、一言九鼎、三寸之舌勝百萬雄師。
毛遂傳說包含了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國家民族利益受到侵害時,毛遂挺身而出,是心懷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表現(xiàn),沒有對國家、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就不會有自薦的勇氣。毛遂傳說蘊含了敢于創(chuàng)新、拼搏進取的理念。沒有創(chuàng)新的理念,就不會有自薦的做法,沒有進取的精神,就不會有脫穎的結(jié)果。甘于平庸、按部就班,自薦的故事永遠不會發(fā)生。
毛遂傳說展現(xiàn)了敢擔風險的英雄主義氣概。自薦能不能成功,聯(lián)楚能不能實現(xiàn),不僅是面子問題,更要擔當國之風險,毛遂一薦,不計個人得失,把英雄主義氣概播撒天地間。
近年來,雞澤縣成立了毛氏文化研究機構(gòu),并投巨資建設(shè)了毛遂公園、毛氏祠堂,出版了《雞澤毛遂》、《雞澤韶山毛氏一家親》等多本書籍,還拍攝了電影《毛遂傳奇》。
信息來源:河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