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白鶴拳】平陽縣
平陽白鶴拳,又稱鶴拳、鶴法。相傳由浙江人方七娘于清順治年間首創(chuàng)。清嘉慶年間,白鶴拳傳入平陽麻步雷瀆,至今將近二百年歷史。鶴法是平陽、蒼南一帶對白鶴拳的俗稱,它是白鶴拳中的一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白鶴拳拳師溫簡永與其徒弟黃邦巖、溫端貴、溫從策等7人編繪擒拿108步的圖冊,拳套(摘要)56路的文本。1970年,溫簡永之子,溫端堅系統(tǒng)整理并編寫了《白鶴拳》一書,為白鶴拳的傳承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白鶴拳是一種對抗性拳法,白鶴拳流派與旁支新拳種主要有宗鶴拳、鳴鶴拳、飛鶴拳、食鶴拳等。鶴法有拳母、花拳和拌拳之分,共有56套路。它以“八路拳”為主,“三正”為基礎,“三變”為基本功。三者在鶴法拳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三戰(zhàn)即三正。2008年5月,溫州市武術協(xié)會經研究成立溫州市大教白鶴拳研究會。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