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皇鐵龍燈流傳于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贊皇鎮(zhèn)境內(nèi),是一種具有獨特風(fēng)格的民間舞龍藝術(shù)。
贊皇縣歷史悠久,立縣已一千余年,唐代曾出李氏六位宰相,文化底蘊豐富。民間花會遍及鄉(xiāng)村,代代相傳。贊皇鐵龍燈起源于明末清初,它的產(chǎn)生和傳承深受當(dāng)?shù)孛耖g花會的影響。
鐵龍燈的舞龍每組由兩條龍組成,每條龍分別由龍頭、龍尾和代表龍身的14個龍球組成,每個龍球由24個鋼圈組成,每兩條龍的28個龍球?qū)?yīng)28宿之?dāng)?shù)。另配有龍珠、龍門、云片、蝦兵蟹將、煙火燈光等,有魚躍龍門、劉海戲金蟾、二龍戲珠等20多種隊形變化。伴奏樂器主要是大鼓、堂鼓、嗩吶、笙、大鑼、小鑼、大鈸、小镲等。
常見的舞龍道具是一條完整一體的龍,而贊皇鐵龍燈則是把整個龍分解成16個大燈籠,把具體和抽象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形成獨特的舞蹈形式。
贊皇鐵龍燈在表演時以鼓振節(jié)指揮,以把龍身分解組合的形式進(jìn)行舞蹈,表演起來人數(shù)眾多、純樸豪放、氣勢宏大、大開大合、震撼人心,從而形成催人向上的積極作用,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文化品味。然而,目前贊皇鎮(zhèn)只有一個表演隊,一些頗有造詣的龍舞隊員有的謝世,有的年事已高退出舞臺,面臨嚴(yán)峻的傳承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