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蕩燈是流傳于新泰市谷里的民間藝術(shù)形式。為祁福納祥,祈求國泰民安,群眾創(chuàng)造了逛蕩燈形象,最早的記錄始見于隋,唐時期。逛蕩燈為一文官形象,以大雙罐,羅漢椅為主要材料制成,外著青色長袍,通高3米有余,活靈活現(xiàn)。逛蕩燈的使用僅限于春節(jié)后到正月十六這段喜慶時期,游玩時,罐內(nèi)點燃大紅蠟燭,壯漢頂起羅漢椅,行走在慶祝隊伍最前列,巍巍壯觀,每到一處,人們?nèi)挤疟夼,頂禮膜拜,極其虔誠。因逛蕩燈寓意吉祥,因而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