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德州陵縣)人。性詼諧幽默,善辭賦,武帝時大臣、文學(xué)家。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賢良方正和有文學(xué)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紛紛1應(yīng)聘。東方朔也給漢武帝1,1用了三千片竹簡,兩個人才扛得起,武帝讀了二個月才讀完。在自我推薦書中,他說:“我東方朔少年時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養(yǎng)長大成人。我十三歲才讀書,勤學(xué)刻苦,三個冬天讀的文史書籍已夠用了。十五歲學(xué)擊劍,十六歲學(xué)《詩》,《書》,讀了二十二萬字。十九歲學(xué)孫吳兵法和戰(zhàn)陣的擺布,懂得各種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戰(zhàn)時士兵進(jìn)退的鉦鼓。這方面的書也讀了二十二萬字,總共四十四萬字。我欽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歲,身高九尺三寸。雙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齒潔白整齊得像編排的貝殼,勇敢像孟責(zé),敏捷像慶忌,廉儉像鮑叔,信義像尾生。我就是這樣的人,夠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臣朔冒了死罪,再拜向上奏告。”武帝讀了東方朔自許自夸的推薦書,贊賞他的氣概,命令他待詔在公車署中,俸綠不多,也得不到武帝的召見。過了一段時間,他不滿意目前的處境。一天出游都中,見到一個侏儒,恐嚇?biāo)溃骸澳愕乃榔谝搅!”那侏儒問他為何,他說:“像你這樣矮小的人,活在世上無益,你力不能耕作,也不能做官治理百姓,更不要說拿兵器到前方去作戰(zhàn)。像你這樣的人,無益于國家,只是活在世上糟蹋糧食,所以如今皇上一律要?dú)⒌裟銈!辟迓牶蟠罂奁饋。東方朔對他說:“你暫時不要哭,皇上就要來了,他來了你去叩頭謝罪!币粫䞍,武帝乘輦經(jīng)過,侏儒號泣叩首。武帝問:“為何哭!”侏儒說:“東方朔說皇上對我們這些矮小的人都要?dú)⒌!”武帝問東方朔為什么要如此說。東方朔回答道:“臣朔活著要說,死了也要說這些話。那矮子身長只有三尺多,一袋米的俸祿,錢二百四十。我身高九尺多,卻也只拿到一袋米的俸祿,錢二百四十。那矮子飽得要死,我餓得發(fā)慌。陛下廣求人才,您認(rèn)為我講的話對的,是個人才,就重用我;不是人才,也就罷退我,不要讓我在這里浪費(fèi)糧食!被噬下犃斯笮,任命他為待詔金馬門,這樣見到皇帝的機(jī)會就多了些。一天武帝在宮里玩耍,把一只壁虎放在盂盆下要大臣們猜是何物。大臣們都猜不出。東方朔上前猜道:“它是龍吧,沒有角;是蛇,卻有腳,它跂跂脈脈地會在墻壁上爬行,這不是壁虎,就是四腳蛇!”皇上說“是的”,便賜給他十疋緞子。接連又叫他猜,他都能猜中,得到很多的賞賜。武帝身旁的寵優(yōu)郭舍人有些不服氣,把一個長有菌芝的樹葉放在盂盆下讓他猜,如猜出他甘愿受笞一百。東方朔說:“生的肉叫膾,較的肉叫脯;生在樹上寄生的東西叫芝菌,盂盆下就是這個東西!币宦爾|方朔又猜對了,漢武帝叫人打郭舍人一百下。郭舍人被打得哇哇直叫。東方朔又說:“咄!口上沒有毛,聲音謷謷叫,0翹得半天高。”郭舍人怒道:“東方朔膽敢譏笑皇帝身旁的近臣,罪當(dāng)棄市!蔽涞蹎枛|方朔:“為何要笑他?”東方朔說:“臣并未笑他,只是與他作個謎語罷了!”武帝說:“謎語是怎么說的?”東方朔說:“那口上沒有毛的,是狗洞,聲音謷謷是烏在哺他的小烏,0翹得很高的,是仙鶴低頭在啄食!惫崛巳圆环䴕猓f道:“我要再問他一個謎語,他如果猜不出也應(yīng)受打!苯又弥C音作一謎:“令壺齟,老柏涂,伊優(yōu)亞,狋吽牙。這是什么?”東方朔想了一會兒說:“令,就是命令。壺,是盛東西的器具;齟,是牙齒長得不整齊;老,是人們對他的敬重;柏,就是鬼廷;涂,是慢慢浸濕的路;伊優(yōu)亞,是說話不定;狋吽牙,是兩只狗在爭斗!狈彩枪崛顺龅闹i語,沒有能難倒他的,大臣們對東方朔的思路敏捷,幽默風(fēng)趣都很驚訝,漢武帝也非常喜歡他,任他為常侍郎。一天,大伏酷暑,武帝下詔1到宮里來領(lǐng)肉。等了好久,分肉的1還未來,東方朔就自己拔出劍割了一大塊肉,并對同僚們說:“大伏天,肉容易腐爛,大家快快拿回去吧!”第二天,武帝對東方朔說:“昨天賜肉,你為何不等詔書下來,擅自割肉歸家,這是為什么?你要自作批評!”東方朔說:“朔來!朔來!受賜不等詔書下來,為何這樣的無禮!拔劍割肉,為何這樣勇敢!割得不多,為何如此廉儉!帶回家給細(xì)君(妻妾),又為何表現(xiàn)得如此的仁愛!”漢武帝聽后說:“要你自作批評,倒是表揚(yáng)起自己了!”又賞賜給他酒一石,肉一百斤。他都拿回家去孝敬老婆。武帝喜歡微服出巡,恣意游獵。常率衛(wèi)隊西到黃山,南到長楊宮,西至宜1。一路上帶了一幫武騎浩浩蕩蕩,他們騎馬射鹿,追逐狐兔,甚至空手格斗熊羆,在游獵過程中,馬隊踐踏莊稼,百姓怨聲載道。有人建議武帝搞一個皇家苑囿。武帝命吾丘壽王等人設(shè)計,南至阿房宮,東至盭厔,西至宜1的一大片土地內(nèi)圍造上林苑,專供武帝游獵、休憩。要用這么大的一片土地筑造苑囿,東方朔1力勸武帝。他說:“如筑造這樣的苑囿,破壞了陂池水澤的環(huán)境。侵占了百姓膏腴的土地。這上對國家無用,下對百姓無利。這是第一個不能造的理由。其次,它破壞了百姓的冢墓,拆黎民的室廬,使百姓死無所葬,生無所居。其三,造這樣的苑囿,用馬東西跑著,用車南北走著,還要挖深溝大渠,這是勞民傷財?shù)氖,以陛下一日之樂,來損害皇上無上的圣名,這是萬萬不可的!睎|方朔的諫阻上林苑書寫得真切感人,武帝讀罷奏疏后,任東方朔為太中大夫,給事中,賜黃金百斤。然而武帝仍按吾丘壽王所上奏的那樣,建造了上林苑。隆慮公主的兒子昭平君是個驕奢淫逸的公子哥兒,娶了武帝的女兒夷安公主。其母怕自己死后,兒子闖禍犯罪,于是預(yù)先拿出黃金千斤、錢千萬給政府,贖他的死罪。隆慮公主去世后,兒子果然日益霸道,一天酒后殺了夷安公主身旁的仆人,被拘系在內(nèi)官那里。因?yàn)樗腔视H國戚,不能隨便懲處,廷尉于是把他交給武帝處置。武帝身旁的大臣都為他求情,說“他母親已為他出了一筆錢,贖了他的死罪,陛下也答應(yīng)過”。武帝說:“我那可憐的妹妹,年紀(jì)很大了才有這個兒子,生前還托付給我!闭f看流下了眼淚。過了一會兒,他擦干了眼淚,又說:“法律是先帝制訂的,如果是妹妹的關(guān)系破壞了先帝的規(guī)矩,我有何臉面進(jìn)高帝的宗廟呢!如何去下對黎民百姓呢?”于是核準(zhǔn)了對他外甥的懲處,同時武帝又悲傷地哭了起來。這時東方朔上前高高舉起酒杯獻(xiàn)酒道:“臣聽說圣王為政,賞賜不避仇家,誅罰不分骨肉,如今您陛下遵循古訓(xùn),所以四海之內(nèi)兆民百姓都能各得其宜,這是天下的榮幸。今天,我捧了這杯酒,為皇上敬酒,冒著死罪,再拜萬歲、萬萬歲!”武帝對他說:“古書上講『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這樣人們才不會討厭他』,今天的情景,是你應(yīng)該上壽酒的時候嗎?”東方朔說:“臣聽說快樂過度了,陽氣要溢滿;悲哀過度了,陰氣要減損。陰陽變了,心氣就要動;心氣既動,精神澳散,邪氣乘虛而入,能夠消憂解愁的最好是酒。所以我奉上壽酒,一來表明陛下公正無私,二來要解除你的悲哀。我不知忌諱,真是罪該萬死!”這時東方朔已喝得酪盯大醉,在殿上小便,大臣們彈幼他“大不敬”罪,被下詔罷官,貶為庶人。后待詔在宦者署中,因?qū)Σ哂泄,任中郎,賜帛百匹。武帝的姑媽館陶公主,亦叫竇太主,其夫堂邑侯陳平去世后,守寡多年,已五十多歲。一個賣珠寶的女子經(jīng)常到她家去,還帶了個十三歲的兒子董偃。董偃長得很漂亮,竇太主就把他留在身旁,教他御射術(shù)數(shù)。到了十八歲他已是個儀表堂堂的英俊少年。他與竇太主出則執(zhí)轡,入則侍側(cè),關(guān)系非同一般,整個京師都知道他與竇太主的關(guān)系,叫他董君。一天武帝到竇太主家做客,公主激動萬分,親自下廚做菜。武帝坐定后對姑媽說:“希望見見你的主人翁!备]太主就把董偃引了出來。只見董雇頭戴綠帽子,手套皮筒子,跟在公主的后面,對武帝說:“臣董偃,公主家的庖人,冒死叩拜皇上萬歲!”武帝見他長得很美貌,也很喜歡,賞賜他很多東西,并喊他“主人翁”。從此,董偃經(jīng)常與武帝斗雞走狗,游獵踢球。由于他與武帝關(guān)系日趨親熱,董雇名聲大噪,京城王公貴戚沒有一個不認(rèn)識他的。一天,武帝在宣室設(shè)酒宴款待竇太主和董偃。當(dāng)他們要進(jìn)入宣室時,東方朔執(zhí)戟上前阻攔,對武帝說:“董偃有三個罪名可殺:他以人臣的名義,私侍公主,這是第一條死罪。敗壞男女風(fēng)化,搞亂婚姻禮制,有傷先王的制度,這是罪二;陛下正當(dāng)壯盛之年,須積思放六經(jīng),留心于王事,追慕唐虞的政治,仰敬三代的教化,而董偃卻不知依經(jīng)書勸學(xué),反而以靡麗為重,奢侈為稱,盡狗馬之樂,極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徑淫辟之路,這是國家之大賊,社會之大害,這是他第三條死罪!蔽涞勐牶,默不作聲,過一會說:“我已經(jīng)擺好酒宴,下次再改吧!”東方朔說:“不可以。宣室是先王的正殿,不是議論正當(dāng)?shù)膰拢荒苓M(jìn)去!正是這樣,1的事情才漸漸消除下去。不要弄到這樣的境地:豎貂教桓公1,后來終究和易牙一同為患;慶父縊死于莒國,魯國方得安寧;管蔡誅滅了,同室方得治安!蔽涞勐犃T說:“是的!北阆略t停擺酒宴于宣室,改擺在北宮。讓董雇從東司馬門進(jìn)去,后又把它改稱東交門。賞賜給東方朔黃金三十斤。從此,董偃逐漸失去了寵愛,三十歲就去世了。過了幾年,偃太主也去世,董偃與她一起合葬在霸陵。東方朔還是一個文學(xué)家,他的散文賦《答客難》,假設(shè)客人向作者問難,嘲笑他雖有“博聞辯智”,卻難與蘇秦、張儀的地位相比。然后便辯解道:“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戰(zhàn)國之時,諸侯并爭,“得士者強(qiáng),失士者亡”,談?wù)f之士,身處尊位,而如今天下一統(tǒng),由朝廷掌握用人大權(quán),賢與不肖沒有區(qū)別。文章表達(dá)了知識分子在漢代大一統(tǒng)局面下才智無所施展的壓抑感,暴露了統(tǒng)治者隨意抑揚(yáng)人才,致使賢愚不分的現(xiàn)實(shí)。作品采用說反話的形式,充滿了牢騷不平之氣。他的另一篇《非有先生論》,假托非有先生之口,發(fā)表“談何容易”的感慨,也是抒寫懷才不遇之情的作品。東方朔的散文賦以上述兩篇最著名,F(xiàn)存作品十八篇,以《七諫》、《答客難》最著!镀咧G》借屈原的身世寫自己的不遇,表白對國君的誠貞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