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的長篇詩體創(chuàng)世神話《遮帕麻和遮咪麻》主要流傳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阿昌族群眾中,以唱詩和口頭白話兩種形式傳承至今。
阿昌族人口有三萬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縣九保、曩宋和隴川縣戶撒三個阿昌族鄉(xiāng)。在阿昌族宗教及民俗活動中,要念誦全部的《遮帕麻和遮咪麻》。普通百姓在建房、迎候親戚、娶親迎候媒人時,要邊歌邊舞跳窩羅。開頭的唱詞為盤家譜,首先唱頌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創(chuàng)造了人類,使族人得以聯(lián)姻并繁衍傳承。
遮帕麻和遮咪麻的傳說,不論是唱詩還是白話故事,內(nèi)容基本一致。故事講述了阿昌族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織地、制服洪荒、創(chuàng)造人類、智斗邪魔臘訇而使宇宙恢復(fù)和平景象的過程。遮帕麻和遮咪麻不僅是阿昌族最受崇拜的至尊善神,而且也是所有尋常人家的護佑之神和阿昌族祭祀活動的主掌之神!墩谂谅楹驼谶渎椤肥且徊繑⑹鰟(chuàng)世的長詩,同時也形象地反映了人類從母權(quán)制向父權(quán)制過渡的狀況。故事中的鹽婆神話是古代西南民族游牧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墩谂谅楹驼谶渎椤肥前⒉逦幕l(fā)展的一座豐碑,阿昌族將其稱為“我們民族的歌”。
50年前,遮帕麻和遮咪麻的故事家喻戶曉,阿昌族男女老少都會口頭講述。如今,由于懂阿昌古語的人越來越少,能說唱史詩的“活祀”(祭司)由原來的8人減為2人,古老的創(chuàng)世神話正瀕臨消亡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