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市為保定市轄區(qū),南距省會石家莊100公里。安國藥王廟始建于東漢,祭拜東漢光武帝劉秀二1將之一的丕彤(字偉君)。自南宋咸淳年間始,安國藥市至今已有七百余年歷史。廟會有“春五秋七”之說,即春廟五個月,秋廟七個月,經(jīng)年不斷。春廟的正期是農(nóng)歷四月二十八日,傳說這天為藥王生日,所以成為春廟最盛的一天。冬廟則以農(nóng)歷十月十五日為正期,傳說這天為藥王祭日,盛況與春廟正日相同。
藥王市有其獨特的參拜禮儀。演戲、抬大供、獻鼎、樹傘、塑金身、掛匾、獻袍、捐地、勞役等多種形式。禮儀則分三拜九叩和四叩禮等數(shù)種,另供面食、三牲祭品。其間還有豐富多彩的游藝活動。
隨著藥王廟會聲望日隆,藥材交易規(guī)模不斷擴大,清代中期逐漸形成全國各地藥商組成的“十三幫”及“五大會”,同時建立了招待商客、管理市場的“安客堂”,安國自此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藥材交流中心,被譽為“藥都”和“天下第一藥市”。自明清至民國,廟會由“十三幫”輪流操辦,每年初一、十五都要臨廟祭祀。
藥王廟在全國醫(yī)藥界人士和廣大民眾的捐助下,于1985年重修,傳統(tǒng)的廟會文化活動日益發(fā)展。安國藥市不僅是具有地域特色和行業(yè)特色的民俗文化,而且在帶動藥業(yè)發(fā)展、促進社會進步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