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間,西河大鼓傳入蠡縣,后劉市村的王興隆開始收徒傳藝。清末蠡縣的西河大鼓曲藝隊初具規(guī)模,知名的有萬安村的吳佃池,北南王村的李希元,賀家營村的何振山等。民國時期,西河大鼓隊伍不斷壯大,知名藝人有劉佃莊王藝來,南大留陳鳳奇,大宋村任保中等70余人。新中國成立后,新崛起一批西河大鼓藝人,有韓秋長、蘇元來、王延順、劉德欣、劉德之、李保光、王章等,他們廣收弟子,多方傳藝,并成立蠡縣群藝聯(lián)合會。到1964年,全縣西河大鼓藝人有160余人,1980年,由劉德欣、劉德之等老藝人組成蠡縣曲藝協(xié)會,會員130人,每逢年、節(jié)、廟會期間,協(xié)會選派人員巡回演出。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又涌現(xiàn)出一批曲藝新秀,主要有崔素霞、王小敏、王翠娟、王翠紅等。王翠娟、王翠紅15歲就登臺演出,并多次獲地級以上演出獎,他們繼承了老一輩藝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使西河大鼓藝術發(fā)揚光大。至1995年,蠡縣曲藝隊伍達100多個,活動人數(shù)200多名。西河大鼓表演一般為二人,一人說唱,一人彈弦。在農(nóng)閑和辦喪事應人邀請演出,演唱內(nèi)容多為才子佳人、豪俠英杰、歷史人物、新人新事等。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