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水花燈起源于清光緒年間(1875年至1908年);由老藝人石慶榮、石榮香、張海成等初建燈會;春節(jié)期間在寨子里挨家挨戶地唱,所唱的內(nèi)容主要有:“參神”、“開財門”、“十打”、“十送”、“十退”等。解放前,花燈會就已經(jīng)有了改進(jìn),逐步發(fā)展為愿燈、臺燈等18個燈序,用曲60余調(diào);后吸收川劇和其它劇種的表演形式,由“踩地?zé)簟卑l(fā)展到唱地方戲(也叫“燈夾戲”);收集移植了川劇等折子戲《五家坡》、《五臺會兄》、《山伯訪友》、《天仙配》等20多個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