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侯氏毛筆制作工藝,徐州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tǒng)技藝類項目。
清朝末年,侯氏毛筆制作創(chuàng)始人侯成文從小酷愛書法,后跟制筆藝人學習毛筆制作技藝,經(jīng)過自己不斷努力改造創(chuàng)新,逐漸形成銅山侯氏毛筆制作工藝的雛形。侯氏毛筆采用純手工制作,傳承先祖?zhèn)兊莫毺丶妓嚕谱鞒鰜淼拿P技藝精良、工藝講究,保證每一只筆的質量。銅山侯氏毛筆制作工藝主要包括:設計、選料、配料、拔毛、脫脂、水盆、結頭、裝套、擇筆、刻字等。銅山侯氏毛筆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純羊毫類,性能柔而健。具有毛純穎長,如執(zhí)潤玉的品質特征;第二類,純狼毫類,性能健而韌。具有毛穎如錐,鋒毫如月的品質特征;第三類,兼毫類,軟豪與硬毫相互搭配,剛柔相濟。或楂或鬃各有特色,雞毫兔毫,更較功力。銅山侯氏毛筆制作工藝在傳統(tǒng)工藝上,不斷試驗、改進、創(chuàng)新技術來提高質量,并采用了加熱脫脂技術代替了用石灰水泡,做出的毛筆具有“尖、圓、齊、健”特征,用起來不開叉,軟硬柔集一體,吸墨強,書寫流暢,收得攏,撒得開,轉峰自如,不偏峰,耐磨,使用壽命長,筆桿握桿舒適,筆型美觀,具有較高的使用和收藏價值。其獨有的使用特性和藝術欣賞特性成為書畫愛好者珍貴收藏之寶。徐州籍的書畫家李可染、喻繼高、徐培晨、賀成等書畫家都使用過侯氏毛筆,并給侯氏毛筆很高的評價。研究傳承侯氏制筆發(fā)展史及工藝,對于研究徐州地區(qū)的歷史及人文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