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勻市,水族主要聚居于奉合、陽和、基場三個水族鄉(xiāng),水族婚俗也廣泛分布于以上區(qū)域。都勻市境內(nèi)的水族聚居區(qū)與三都、獨山兩縣相鄰,距市區(qū)最近處有38公里,最遠處有61公里,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約氣溫15.9℃,年降雨量1447毫升,具有亞熱帶高原山區(qū)氣候特點。地勢西北高,東部低,多峰叢,屬中低山高原地貌類型。水族人口為27577人,占全市人口的9%。
水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同宗不娶。據(jù)《水族簡史》、《都勻市民族志》載,水族在明代開始使用漢姓,同姓未必同宗,故有“破姓開親”的情況。又因都勻地區(qū)的水族較少,受周邊苗族、布依族生活習性的影響,加之封閉式地域的限制,歷經(jīng)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獨特的婚俗。
都勻水族婚姻有戀愛婚姻和包辦婚姻兩種形式,但都要履行傳統(tǒng)的結(jié)婚儀程,整個婚俗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相親,即:擇日子、請媒人、認親、講親、定親。第二階段為婚禮,即:接親、梳妝、出閣、討花、進親、對歌、拜鞋、送客。
青年男女關(guān)系確認前,雙方父母暗中分別找名望很高的地理先生,測算子女是否能生活在一起,地理先生做簡短儀式,根據(jù)雙方房屋坐向、子女生辰八字等推算。提親時,由媒人攜帶二、三斤紅糖和二、三斤酒肉作為見面禮,女方家對媒人招待是否熱情,已暗示此事的成敗。女方如不同意也可委婉拒絕,并在適當?shù)臅r候,由女方親自把禮品送回媒人家。
關(guān)系確認后,男家須請地理先生擇好日子,由媒人和男家的一名婦女,帶兩塊紅糖,兩塊銀元到女方家定親,隨后,男家到女家吃“小酒”,過彩禮。彩禮一般為一小筐糯米飯、布料和煙酒。此外還有全套銀飾或用以打制銀飾的銀元30塊,也可折合一定數(shù)量的現(xiàn)金作為彩禮。酒過一巡之后,女方父母出來陪客。
水族接親日子需選“九馬十羊”,即九月選馬場天,十月選羊場天,因忌打雷,所以常在秋冬季節(jié)進行。男方須在這一天的中午將新娘接來。
接親隊伍天剛亮就得上路,走在前面的青年肩上挑一對竹籃,籃中盛著糯米飯,路上不許回頭,懷中還得揣著兩個紅蛋,意為人種。伴娘手中拿著一把娶親紅傘,傘不能換手。隊伍中還有幾個抬糍粑的男青年。最后是抬喜酒和豬肉的隊伍,一般是三壇酒,一百斤豬肉。喜酒壇口用紅紙封好,以示吉慶。三壇酒必須在新娘家喝完,酒壇抬回家時,壇口不許對天,要傾斜一邊。女家接禮物后,即在神龕上插兩朵花,接親隊伍唱“討花歌”,隨后用餐。餐畢女家將嫁妝搬放在送彩禮的挑架上。新娘從后門出,須由一位多子女的婦女為其撐紅傘,新娘的兄弟即在門坎前將新娘背起(無兄弟的可請?zhí)眯值軒兔ΓQ“背妹送親”。路上紅傘只能半開罩著新娘。新娘出閣,家里親戚朋友一律不準跨出家門。新媳婦將至,新郎家的門旁要置一簸箕,內(nèi)放一個紅蛋、一個小鏡子、一盞油燈和養(yǎng)在壇里的兩條活鯉魚,意為神靈保佑傳宗接代。簸箕旁邊還放著一盆水,意給新娘洗塵。新娘由舉紅傘的伴娘引進屋,此時家里人全部走出屋外,新娘與拉丫娘先吃飯,然后由拉丫娘陪著回娘家。第二日早新郎家人再接回。新娘進家后,一些上年紀的婦女即涌至嫁妝的架子前,在陪嫁的被子里摸紅蛋,稱“吃喜蛋”。送親隊伍進入堂屋,雙方飲酒對歌,有時對歌至第二天中午。常常是男客與女客對唱。上午,在新郎家堂屋兩邊坐著男方家人和主要親戚長輩,在男方母親陪同和帶領(lǐng)下,新娘挨個認親,端酒敬男方家人和親戚,同時將陪嫁時帶來的布鞋(姑娘未出嫁時做的布鞋)逐一送上。受拜鞋者事先準備紅錢(錢多少不限)贈與新娘,并講些吉利話。
次日午后是婚筵正席,新娘家的送親人暫時離開男家。男家在門上插一束“茅繞”作為攔路標志,在門前擺一張桌子,桌上有十二個倒放瓷婉,內(nèi)放花生、瓜子、白果、煙、糖等物,每個碗上疊放一碗酒,稱“攔路酒”,請送親人猜十二個碗里各藏著何物,猜不中即罰酒,唱“攔路歌”。十二碗酒喝完方能進屋,然后喜筵正式開始。宴畢,新娘的兄弟將陪嫁的衣柜鑰匙掏出,放在一個瓷碗內(nèi),交給新郎的母親,男家以糯米飯及紅蛋饋贈送親人,然后新娘與送親人一道回娘家,婚禮結(jié)束。客散后要唱“相送歌”把客人送出寨子。然后新郎另擇日獨自接新娘。
在都勻水族地區(qū),新郎不接親而是“背妹送親”,且接親紅傘也只能半開罩著新娘,當新娘進新郎家時,門旁壇里還需養(yǎng)放兩條活鯉魚,雖然舉行婚禮,但“新娘不落夫家”,一次婚禮需三次接新娘,這些都是其特有婚俗儀式。作為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族婚俗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反映了水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并吸納了布依族、苗族等民族的文化因子,體現(xiàn)了水族文化的包容性。
水族婚俗系民俗自然傳承,現(xiàn)在交通便利,年青人外出務工,外來生活方式對水族的文化心理產(chǎn)生強烈沖擊,水族婚俗的生存空間也逐漸萎縮,一些婚俗儀式逐漸簡化,一些婚俗習慣基本不要,瀕危狀況已是難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