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名遠播的苗族長鼓舞
苗族蘆笙長鼓舞,是生活在云霧山中廣大苗族(海岜)同胞歡慶豐收,慶賀太平,祈福納財,歡呼勝利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其要追求達到是一種群體狂歡的生活和藝術效果。表演時,以苗家自制的長約2米左右,重約10公斤的青銅大號吹奏為先導,然后用力敲打重達100來斤的木制牛皮長鼓,苗家小伙則在表演場地周圍各自吹響手中的蘆笙,瞬間,身著節(jié)日盛裝的苗家少女象一群群離巢的百鳥,歡呼著一行涌向場地中央,手拉著手,肩并著肩,前后左右用踏式的舞步跳動起來。苗族蘆笙長鼓舞在表演藝程中,每次表演要用夠的是腰部和腳部的力量,在極為規(guī)范的舞步串連上,講究的是群體力量的釋放和諧合。整個表演,動作簡樸,大方有力,鼓點激越,號聲渾圓,蘆笙悠揚,舞姿奔放,可謂是-,大河奔騰。有關人文、歷史、藝術界專家學者均稱贊為云霧山中的西部勁舞,是中華民族舞蹈藝術寶庫體現(xiàn)“狂歡”的活化石。
云霧苗族長鼓舞于1990年參加了貴州省業(yè)余文藝演出,1991年參加中國西南藝術節(jié)開幕式演出,1993年應邀進北京,在首都工人體育場演出,為貴定縣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