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拜囊海”可追溯到900年前,是壯族極其古老的民間歌舞節(jié)目。拜囊海節(jié)目已通過自治區(qū)“非遺”認定,現(xiàn)正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整個崇左市唯一申報國家級“非遺”的項目。它與廣西靖西、那坡、德保一帶流行的“嗝囊海(請囊海)”的節(jié)日是有區(qū)別的。不能混為一談。囊”即娘,“!奔丛铝,“囊!笔菈颜Z,即“月姑”之意,拜囊海即拜月姑。壯族拜囊海是廣西壯族地區(qū)祭拜月亮的有規(guī)模有程序的婦女活動。壯族拜囊海一般指廣西崇左市古棣壯寨的拜囊海壯族節(jié)目。
古棣壯寨當?shù)貗D女拜囊海,既祭拜月亮,由六位德高望重的婦女扮演而成,表演時,六位婦女打扮成“巫婆”模樣,喃著古韻,搖著銅鈴,周圍有幾十個民樂吹鼓手,演奏著淳樸激揚的古樂,扣人心扉,其最終目的是向蒼天求水求福求平安。
“霜降歌節(jié)自古有,為憶“乜嬬”奇功勛。故事如歌年年記,歌妹再唱一百年”,這首悠遠回旋的歌是向都鎮(zhèn)山歌手用歌聲追憶一個逝世壯民族英雄“乜嬬”以及其率領當?shù)孛癖姷钟鈹、抗擊朝廷?zhèn)壓的英雄事跡,也是向都霜降文化節(jié)的靈魂所在。
為緬懷這位壯族女英雄的豐功偉績,激勵壯族后裔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熱情。每年的霜降節(jié),當?shù)孛癖姸甲园l(fā)組織到長奶夫人墓地前祭奠,期望英雄魂歸故里,祈求蒼天送福降祥。
在三天三夜的祭奠里,一些青年男女用民間諺語,通過唱山歌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久而久之,便約定俗成,形成了獨特的霜降文化節(jié),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信息來源:天等縣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