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新前武術活動源遠流長,始于清乾隆五年(1739),至今已有270年的歷史。當時有一位身懷武藝,深諳武術之道的游方和尚來到新前定居,并設帳授徒,代代相傳。民國時學有成就的有七老本(牟村)、仁標和尚(七里)和方榮(溫州人)等人,新前武術自此繁榮。現(xiàn)有黃巖南拳、少林、洪拳、八卦等30多個拳種70多個套路。
新前百姓崇武習武之風歷來興盛。習武健身的群眾約占人口的25%,其中七里村達到60%,許多家庭三代同堂習武。在新前這片土地上,曾出現(xiàn)了許多武術名師。民國時期牟村的七老本為人急公好義,憑著一身武藝,打抱不平,樂為群眾排憂解難,在遠近方圓百里享有聲譽。其子戴賢江,繼承父志,技擊功夫上乘,解放前曾任山東濟南鏢局鏢師,闖蕩江湖,主持公道,頗負盛名。被譽為“江南武林宿將”的七里村李元善師傅,是位有影響的民間武術大師,在上個世紀50多年中,曾授徒不下三千人,不收分文報酬。1984年參加全國武術觀摩表演時獲得一等獎,1985年被評為全國健康老人,浙江省武壇不少名手均出自他的門下。李元善師傅的一套獨特少林拳術被錄成圖像,并被國家珍藏。還有李良柱、何利鮑、馬友義、徐昌文等武術名師。徐昌文開辦臺州國際文武學校,培養(yǎng)了一大批武術人才,推動了黃巖武術的大力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