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昌市九峰鎮(zhèn),位于廣東省北部,南嶺山脈的南部,境內群峰疊嶂,農民開門見山,上山砍伐,爬坡耕種,寂寞之時唱歌解悶,有情之時以歌道情……初始時叫“唱山歌”,因此類山歌曲調傳唱于九峰地域,故統(tǒng)稱“九峰山歌”。
“九峰山歌”現共有五個曲調:“劉莎妹”、“下南京”、“過山幫”、“九峰山歌”、“牛尾村山歌”、“劉莎妹”唱的是與木頭有關的勞動、貿易、生活,因此又叫“劉莎妹杉木歌”,歌詞從上幾代一直沿用至今,沒有改動并且唯此一詞;“下南京調”用于男女互相道情、0,多用于對唱,唱者大部分是年輕人;“過山幫調”在高山上唱,腔很高,拉音很長,很隨意,歌詞不要求工整,甚至可以有曲無詞,“九峰山歌”歌詞涉及范圍很廣,無所不包,任何事情都可用此調唱,是民間使用最廣泛的;“牛尾村山歌”略帶悲音,一般為婦女所唱,用于訴說心事。
“九峰山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娛樂價值、民俗學研究價值、實用價值。藝術價值體現在曲調的多樣化,音調的優(yōu)美,音律與其它客家山歌不相同,自成一格;娛樂價值表現在它娛人娛己,自由參與,充分發(fā)揮,暢快淋漓;民俗研究價值在于可以從歌詞中發(fā)現和挖掘出當時當地的民情、民風、民貌;實用價值是通過唱詠,可以傳遞信息,其宣傳、教育功能,為其它形式所不可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