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1124—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謚文節(jié),今吉水縣黃橋鄉(xiāng)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詩人。他生活在民族存亡危機四伏的南宋中期,中進士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30多年,清正廉潔、愛國愛民,一直堅持抗擊侵占北方領土的金國,時刻不忘洗雪國恥,積極為抗金事業(yè)出謀獻策,其政論《千慮策》,直率地批評朝廷的1無能,并提出興國方針策略?墒牵F(xiàn)實總使他失望。因反對權0盤剝百姓,受到陷害,致仕回家后隱居十五年不出,一心研學作詩,于詩歌中,寄寓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對勞苦百姓的同情,對祖國0的憂慮,對幸福未來的追求。他一生寫了兩萬多首詩,大部分都失散了,只留下4000多首,是我國文學史上多產(chǎn)的詩人之一。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他不甘步人后塵,獨創(chuàng)“誠齋體”,詩風清新自然,對中國詩歌發(fā)展史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被譽為轉變詩風的“詩壇霸主”。他的詩歌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傳誦至今,深受人們喜愛。
近些年來,經(jīng)吉水縣文化工作者堅持不懈的努力,搜集到更多楊萬里在故鄉(xiāng)吉水所發(fā)生的故事,如《湴田陷馬定居》《天馬出世》《審花瓶》《孩子與詩》《焚衣》《家鄉(xiāng)肉》《詠詩建橋》《赤膊喂蚊》《拒不作“記”》等70多篇。2008年,吉水縣舉辦了楊萬里誕辰88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其中有楊萬里故事演講比賽、楊萬里詩詞朗頌比賽等,影響廣泛。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調零陵丞。十一年(1184),召為吏部員外郎。歷任樞密院檢詳官,尚書右、左司郎中,秘書少監(jiān)。開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節(jié)。代表作品:《初入淮河四絕句》、《舟過揚子橋遠望》、《過揚子江》、《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等。楊萬里為官清正廉潔,不擾百姓,不貪錢物。江東轉運副使任滿時,應有余......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