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王詞曲是“鄭王詞”和“鄭王曲”的合稱,是明代世界科學和藝術(shù)巨星朱載堉在宮廷雅樂的基礎(chǔ)上,汲取民間藝術(shù)精華寫就的詞曲匯集。
“鄭王詞”有《鄭王詞》《情理詞》《醒世詞》《癡僧錄》等多個版本。收錄有朱載堉詩詞近180首約3.5萬字。內(nèi)容包括述懷、勸勉、禁戒、策勵、感慨、戲謔、超逸等10個類目,以古懷慶府一帶的里巷俗語寫成,通俗明白,朗朗上口。詞中所用諸多方言,讀來別有一番親切感。其中如勸士人、勸農(nóng)夫、勸做買賣、戒, 歌、莫放刁、警少年等,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仍大有裨益。
“鄭王曲”指朱載堉廣泛汲取民間音樂藝術(shù)的精華,聽演奏、記曲譜,反復修改創(chuàng)作,認定曲牌,而后由各同樂會傳抄、流傳下來的《工尺譜》!豆こ咦V》共收錄不同曲牌63個。包羅了詞曲牌、戲曲曲牌、器樂曲牌、十番鼓曲及宮調(diào)、散曲、時調(diào)、歌曲等門類。特點有二:一是汲古創(chuàng)新,便于在民間流行的歌曲、曲藝、戲曲與器樂活動中廣泛應用、傳承。二是《工尺譜》的音字、字體、宮音位置、唱法名與唐代的大曲譜、宋代的俗字譜及后來通行的《工尺譜》有所不同,且為正體兼行草體書寫的譜字。朱載堉《工尺譜》中的不同曲牌有《玉嬌子》《青天歌》《宦門弟子》《五聲佛》等52個,其余的11個,朱載堉亦用作詞牌。
“鄭王詞曲”流行于古懷慶及晉東南的廣大地區(qū),僅有刻本與抄本傳世。至于傳誦演奏,除懷梆劇團和民間嗩吶班子保留部分詞、曲外,諸如以花鼓、旱船、圍鼓圈、民間社火等形式也運用表演!班嵧踉~曲”自樂樂人,自醒醒世,在民間傳唱四百多年而不衰。
2007年2月,“鄭王詞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