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簫引鳳的傳說”起源于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qū)磻溪鎮(zhèn),是一個流傳全國的千古佳話。
吹簫引鳳的傳說是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秦穆公的女兒弄玉的愛情故事。據(jù)說,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天性喜歡玉石,因在滿周歲的那天,從眾多的金銀珠寶中抓了一塊綠玉而得名弄玉,穆公后來又把這塊綠玉命人雕成了一只笙,教弄玉吹奏,弄玉從此喜歡上了吹笙,并立志要找一個志同道合的如意郎君。蕭史原是一名太史令,父母雙亡,自幼勤奮好學(xué),才華出眾,因得罪了權(quán)貴而仕途不順,只得棄官出走,逃到當(dāng)時的虢縣即今陳倉區(qū)硒溪鎮(zhèn)張家塬邊落戶。蕭史定居張家塬邊后,閑時常喜歡吹簫自娛,以抒情懷,所吹簫聲悅耳動聽,在當(dāng)?shù)睾苡忻麣。有一天夜里,被在雍城宮中的弄玉聽見后,認為是神仙所奏,并因此思念成疾,穆公知道后,特地派人三次尋訪,才成就了兩人的這一段千古佳話。二人成婚后,不愿居住宮中,因蕭史原在張家塬居住,穆公便為二人在此修筑了城郭,建鳳女樓,供二人居住,兩人從此簫笙合奏,招來龍鳳,蕭史乘龍,弄玉跨鳳,雙雙成仙升天。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