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封侯虎,徐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tǒng)美術類項目。
史載伏羲氏的后代部族有以白虎為圖騰崇拜的傳統(tǒng)。西周的皇后、嬪妃懷孕后,為了期盼生個健壯而勇敢的男孩,在孕婦的住室內掛虎鼻壁掛,用虎做祈愿。據(jù)史料載,由于劉邦天性明達,勝負泰然,人們對諸侯愛戴敬重,加之沛城的民俗風情濃厚,沛人喜送寓意吉祥的布老虎,故民間布老虎得名“封侯虎”。沛人自古崇文尚武,這種傳統(tǒng)使得沛人對新生命的期盼寄寓勇猛無畏的虎身。孩子出生6—12天送虎,寓意孩子健康成長,早日學成“封侯”。孩子的外婆等長輩在接到“報喜”后,開始為孩子縫制“封侯虎、虎頭鞋、虎頭帽”等用品,祝愿孩子能健康成長。“封侯虎”注重以紋飾修飾全身,虎頭、虎身、四足都有著各種不同的紋飾。“封侯虎”系列造型多四肢粗短,身體滾圓,五官勇猛,威風凜凜,即便是有憨態(tài)可掬者也散發(fā)著虎虎生機,反映了中國傳統(tǒng)的喜圓潤之好,也象征著歡快、0 、吉祥如意。其四足皆后舒,呈現(xiàn)自然輕松狀態(tài),取順服之狀,實則為五體投地禮拜之意,反映了人對虎的尊崇,而虎對人懷抱著柔順之意。沛縣封侯虎不但是普通意義上的吉祥物飾品和玩具,它更反映了華夏子孫對人祖的懷念與敬仰,是早期人類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在封侯虎身上,不僅體現(xiàn)著中國婦女、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和聰明才智,更多的則是老一輩對新一輩的期望和祝福。沛縣封侯虎系列產(chǎn)品已通過國家商標局注冊,獲多項國家專利,多次獲得各類獎項,在國內外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并被國家外事部門選定為國禮。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