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香相傳系公元7世紀時由松贊干布的大臣吞米•桑布扎所創(chuàng),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藏王松贊干布虔信佛教,為供奉從長安和尼泊爾請來的兩尊釋迦牟尼生前親自開光的佛祖12歲和8歲等身佛像,松贊干布責成大臣吞米•桑布扎研制供佛之香。吞米•桑布扎以藏醫(yī)學為指導,精心研制出了手工水磨制香技藝,從此藏香開始在各地流傳。
傳統(tǒng)的藏香制作技藝采用柏樹干、麝香、白檀香等幾十種香料為原材料,制作時先把柏樹干鋸成若干小段,去皮,再用水車磨成柏樹木泥,和各種香料一起搓揉,然后把混合各種香料的柏樹木泥放入牛角內壓擠成型,再經(jīng)過兩到三天的晾曬,即制成藏香。
藏香具有祛病除災、養(yǎng)神益智、清潔空氣、殺菌消毒、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驅蟲、預防流行性疾病等功效,歷史上主要供高僧大德供佛禮拜時燃點,使用范圍極其有限。由于原料稀缺,掌握藏香配方的僧人極少,藏香瀕臨失傳。近年來,在西藏自治區(qū)墨竹工卡縣直孔替寺的努力下,藏香生產(chǎn)已得到初步恢復,但仍需保護和扶植。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