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先民從中亞舉族東遷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其服裝至今仍保留著中亞游牧民族的風(fēng)格。撒拉族男子頭戴黑、白色圓頂帽,身穿白汗衫,外套黑坎肩,腰系以黑紅兩色為主的布綢帶,下身穿黑、藍(lán)色大襠褲,腳穿布料鞋,寒冬季節(jié)則大都身穿白板羊皮短式皮襖或羊毛織的褐長衫,腳著輕便結(jié)實(shí)、御寒保暖的牛皮氈靴“駱緹”,而富有者會穿上綢緞或搭上布面的羔皮皮襖。做禮拜時,撒拉族老年男子有一套特定服飾,一般是頭纏白色頭巾“答斯達(dá)爾”,身穿禮拜服“中拜”長衫。
撒拉族婦女多穿長衣,戴蓋頭,頭部僅露出面龐。年輕姑娘和結(jié)婚不久的婦女蓋頭為綠色,結(jié)婚時間較長或生孩子的婦女蓋頭為黑色,50歲以上的婦女或家中父母、丈夫去世的婦女蓋頭為白色。撒拉族婦女喜歡戴手鐲、耳環(huán)和戒指等首飾,勞動時都以青布纏頭,在喜慶節(jié)日還會披上帶有花邊的寬敞披風(fēng)。
民間刺繡是撒拉族服飾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撒拉族刺繡從簡單的牡丹花荷包開始,逐漸發(fā)展出花鳥、魚類、山水等樣式,在一些特定的刺繡品如給新郎做的枕頭幫子、腰帶、襪底、繡花鞋、鞋墊中,圖案尤其豐富。
撒拉族服飾與其民族歷史息息相關(guān),其中既有從古代保留下來的突厥、蒙古等族服飾的特點(diǎn),又有農(nóng)耕文化的特點(diǎn),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它是研究撒拉族族源及其民族性的重要依據(jù)。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