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謨布依族的“三月三”是當(dāng)?shù)匾荒曛凶盥≈氐墓?jié)日,如果節(jié)日那天恰逢星期天,小小的縣城就會出現(xiàn)萬人空巷的景觀,人們都到山中祭祀山神和自己的祖宗去了。由此可見“三月三”在布依族的地位。
“三月三”那天,各家準(zhǔn)備酒肉各數(shù)十斤,糯飯成擔(dān),上山祭祖,下午宴請親友,酒飯后,男女對歌。
節(jié)日前夕,布依族家家戶戶準(zhǔn)備五色飯,少女們還會準(zhǔn)備繡球。村民們采來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花米飯,這幾種植物的汁液只有在農(nóng)歷三月清明期間才會染出最好的顏色。布依族人民相信吃了這種五色花米飯后會人丁興旺,身體強(qiáng)健。繡球是“三月三”中男女青年用來傳達(dá)情愛的信物,姑娘們在節(jié)前趕制的絲織工藝品,個個制作工藝都很精巧,十二片花瓣連接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dāng)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象征著純潔的愛情。
山歌對唱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游覽歌”,觀察試探對方,遇到合適的對象,便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若有意就答應(yīng)。男青年再唱“詢問歌”,彼此有了情誼,唱“愛慕歌”、“交情歌”。歌詞皆即興發(fā)揮,脫口而出,貼情貼景。歌聲是條紅線,牽引著兩顆愛心,若姑娘覺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滿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將懷中的繡球贈與意中人,“他”則報之以手帕、毛巾之類的物品,然后歌聲更加甜蜜,遂訂- 之好。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