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民族是典型的森林民族,他們居住的大興安嶺地區(qū)到處都是枝繁葉茂的白樺林,為樺樹皮制品提供了豐富的生產(chǎn)資源。
鄂溫克族樺樹皮制作工藝有著獨特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第一步即是選擇樺樹皮原材料。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剝?nèi)鍢淦さ淖罴鸭竟?jié)。選材首先需選擇樹干筆直、樹面比較光澤而又無結(jié)疤的樹;其次再根據(jù)所制器物的需要,量出長度,然后在樹干的上下各劃一圈,中間再豎劃一刀,稍稍一啟,整張的樺樹皮便剝落下來。把樺樹皮里面凹凸不平的硬皮部分剝?nèi)ズ,再用水煮或隔蒸,使樺樹皮變軟,以便裁剪;再次,將樺樹皮摞起來壓平,根?jù)需要,進(jìn)行裁剪制作。縫接處常用狍子、鹿的筋線,或馬尾和麻搓成的線縫合;最后,在接頭處涂上獸油,用火烘烤,以便牢固。經(jīng)過切剝、編制、對拼、刺花、壓邊等十余道工序,就可以制作成質(zhì)地柔韌、顏色柔和、防腐耐潮、樣式繁多、經(jīng)久耐用的樺樹皮制品。
鄂溫克族樺樹皮制作技藝是珍貴的民族工藝瑰寶,它繼承祖先三千多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成為鄂溫克人的民族文化符號,具有民族學(xué)、歷史文化和民族手工藝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