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古稱平陽,因其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作為帝堯之都,其文化底蘊深厚,十多萬年前,“丁村人”就在此繁衍生息,5000年前,帝堯便開啟了華夏文明之門,堯王訪賢、讓位于舜的傳說就發(fā)生在本地。
堯的傳說通過幾千年來世世代代勞動人民口口相傳發(fā)展至今,具有很強的生命力。1984年,文化部、國家民委和中國民研會聯(lián)合下發(fā)了出版民間文學三套集成通知后,臨汾市開始全面普查,搜集采錄民間文學資料,各縣市出版了“資料本”,繼而市里又先后出版了《堯都故事》、《堯都傳說》等等,之后又搜集出版了《堯舜禹的傳說》、《堯的故事》等,以啟蒙教育走進學校,并且開展了修復堯廟、堯陵,恢復了祭堯等活動,使繼承和弘揚堯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走上了一個新的階階段。
臨汾作為帝堯的都城,流傳著眾多與堯王有關(guān)的民間傳說,如《堯王出世》、《堯王嫁女》、《帝堯和浮山》、《堯王拒禮》、《堯王訪蒲伊》、《堯王讓賢》、《堯都村的傳說》等,它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側(cè)面反映了堯的高尚人品、美德以及在歷史上的卓越貢獻。保護和傳承這些故事、傳說,對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共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