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會是焦村鎮(zhèn)郭村村林氏家族為紀念周文王、周武王而舉辦的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動。相傳林姓是西周初殷商王比干的后裔。比干忠心輔佐商紂王,卻遭殺害,其妻逃到長林石室產(chǎn)下一男,取名堅。至武王伐紂獲救歸周,武王因其居長林而生,遂以“林”而命氏。后又因與外鄉(xiāng)紛爭,周文王、周武王顯靈,出手相救,救林姓族人于涂炭之際。為敬重始祖,銘記周王的護佑之恩,林姓村民出資興建周王廟,并每年舉辦一次規(guī)模宏大的祭祀周王的廟會活動。按照民間信仰和習俗,每年農(nóng)歷九月二十四日由一百多人組成儀仗隊,儀仗隊頭戴面具由竹材料編織的一對龍(約長20米左右)一對獅子、一對象、一對大佛手、一對大紅球、一對將扇等宮殿擺飾二十四支鑾駕與兩人抬的大鑼兩面,鑼鼓兩付開道,還有四只大香爐,幾十面紅、黃、紫色長旗和三角形的綠旗簇擁,分別在石壁下(郭村管轄)、巖寺、郭村-,所到之處鞭炮雙響,鑼鼓齊鳴,沿途村民殺雞“血祭”,二十七日停放在觀音閣,并在周王菩薩前面放供桌,桌上擺著上百碗供品,搭臺日夜唱戲,因此也帶動四鄉(xiāng)八村前來看戲,從而帶動信息交流、商品流通、文化交流,此廟會延續(xù)建國初。每年正月村民還手持竹葉,到周王廟求簽拜佛,燒香焚紙,人群絡繹不絕。
信息來源:安徽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