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秧歌淵源于山西省高平市東南鄉(xiāng),流行于高平全境及晉城、陵川等鄰近縣份。演唱時只有梆子擊節(jié)、鑼鼓伴奏,故又稱“千板秧歌”。由坐攤說唱發(fā)展為一個獨立劇種。演員行當齊全,板式有十字腔(三三四)、夾四腔(三四三)、倒板、垛子、雙名倒(三三七)、站板、落板、數(shù)板、選板等。演唱內容多屬詼諧風趣的民間生活故事,代表劇目有《打捧捶》、《打酸棗》。秧歌劇針砭時弊,很受群眾喜愛。清同治六年官府雖明令禁唱,但演出活動愈加興盛。著名作家趙樹理十分喜愛秧歌劇,60年代曾編寫秧歌劇本《開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