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農業(yè)社會的重要生產工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文化符號。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自古有立春之日送勾芒土牛之俗。《欽定大清會典》卷二十七中詳細的記載了清代皇家迎春之禮。舊歷上也多印有芒神春牛圖。立春之前一日,有司筑泥造芒神、土牛,涂之以丹青,堆之以春山;立春之日,芒神土牛出,導之以鼓樂,至官府造春棚前,眾人祭祀,后鞭土牛,須臾即毀。清代前中期,客家人從粵北陸續(xù)遷入廣州市蘿崗區(qū)境內。居住在山區(qū)的客家人,將立春之日迎芒神土牛的儀式衍生為舞春牛,祈求六畜興旺。
信息來源:廣州市文化館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