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縣,地處江西省東南部,武夷山脈中段西麓,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搖籃。千余年的建縣歷史,孕育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創(chuàng)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客家民俗風情,石城肉丸及其石城筵宴習俗便是其中的一種代表客家人熱情好客、崇尚禮儀、情深意濃的傳統(tǒng)民俗。
石城肉丸源于宋代,盛于明代,迄今有千百年的文化歷史。據(jù)考證,宋代以來,慶典之盛宴,有計席之丁口,每丁六只肉丸也(多為每位客人每餐六只肉丸,三只魚丸),如在席吃不掉的,則按各自的數(shù)量,裝回家中給老幼嘗之。特別是清明宴,如紅丁未赴宴者,廚局會將他這份主菜連雜菜,用手絹包起送與他家,此習今仍續(xù)之。由此可見,石城肉丸及其石城筵宴習俗已有上千年歷史。這里有一首石城筵宴習俗古諺為證:石城人,做酒筵,慶哐慶哐打肉丸,雞鴨魚肉琪子塊,米酒醉倒杜康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