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宣紙刺繡是中華千余年來宣紙書畫藝術和刺繡工藝完美結合的一種手工刺繡,其繼承于江蘇興化市戴南鎮(zhèn)顧莊顧氏家族的“紙繡”工藝,分布在南昌、萍鄉(xiāng)、杭州、九江等市的部分地區(qū)。
“紙繡”系顧氏家族“傳兒傳媳不授女”的手工技藝,顧氏家族從明朝供奉牌位查明,“紙繡”誕生于明代天啟年間,距今已有七百余年歷史,由聚居在江蘇省古都興化市戴南鎮(zhèn)顧莊的顧氏家族的一個支支脈始祖顧小村之二世顧文華及妻殷氏創(chuàng)立,是顧氏家族一支脈系的家族內傳手工技藝。后由于歷史變遷,人口遷徒,“紙繡”工藝流傳至高郵、卸甲一帶。新中國成立后,第八代“紙繡”傳人顧恩德移居江西南昌,將“紙繡”帶入南昌,并將“紙繡”技藝傳其子第九代傳人顧玉純,使其發(fā)揚光大。
顧氏十二世后人顧玉純不辜負家族的期望,潛心研究祖上工藝,反復試驗,推陳出新,不但革除了“紙繡”對糨糊的傳統(tǒng)依賴,摒棄單調粗放的線料,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既有傳統(tǒng)“紙繡”技藝特征又有現代工藝特色的“宣紙刺繡”。
南昌宣紙刺繡以宣紙為載體,以水墨畫為表現形式,填補了中國刺繡的一個空白,并逐步成為贛繡中的重要繡種,對提升江西“贛繡”的品牌價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歷史淵源、文化特性和制作工藝,具有極高研究價值。